CINXE.COM

基督教會歷史 -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DOCTYPE html> <html class="client-nojs vector-feature-language-in-header-enabled vector-feature-language-in-main-page-header-disabled vector-feature-sticky-header-disabled vector-feature-page-tools-pinned-disabled vector-feature-toc-pinned-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main-menu-pinned-disabled vector-feature-limited-width-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limited-width-content-enabled vector-feature-custom-font-size-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appearance-pinned-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night-mode-disabled skin-theme-clientpref-day vector-toc-available" lang="zh" dir="ltr">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基督教會歷史 -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title> <script>(function(){var className="client-js vector-feature-language-in-header-enabled vector-feature-language-in-main-page-header-disabled vector-feature-sticky-header-disabled vector-feature-page-tools-pinned-disabled vector-feature-toc-pinned-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main-menu-pinned-disabled vector-feature-limited-width-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limited-width-content-enabled vector-feature-custom-font-size-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appearance-pinned-clientpref-1 vector-feature-night-mode-disabled skin-theme-clientpref-day vector-toc-available";var cookie=document.cookie.match(/(?:^|; )zhwikibooksmwclientpreferences=([^;]+)/);if(cookie){cookie[1].split('%2C').forEach(function(pref){className=className.replace(new RegExp('(^| )'+pref.replace(/-clientpref-\w+$|[^\w-]+/g,'')+'-clientpref-\\w+( |$)'),'$1'+pref+'$2');});}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assName=className;}());RLCONF={"wgBreakFrames":false,"wgSeparatorTransformTable":["",""],"wgDigitTransformTable":["",""],"wgDefaultDateFormat": "zh","wgMonthNames":["","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wgRequestId":"1783532d-a05a-4904-8f70-41dfbfa4dd38","wgCanonicalNamespace":"","wgCanonicalSpecialPageName":false,"wgNamespaceNumber":0,"wgPageName":"基督教會歷史","wgTitle":"基督教會歷史","wgCurRevisionId":178624,"wgRevisionId":178624,"wgArticleId":4975,"wgIsArticle":true,"wgIsRedirect":false,"wgAction":"view","wgUserName":null,"wgUserGroups":["*"],"wgCategories":["基督教會歷史","神學"],"wgPageViewLanguage":"zh","wgPageContentLanguage":"zh","wgPageContentModel":"wikitext","wgRelevantPageName":"基督教會歷史","wgRelevantArticleId":4975,"wgUserVariant":"zh","wgIsProbablyEditable":true,"wgRelevantPageIsProbablyEditable":true,"wgRestrictionEdit":[],"wgRestrictionMove":[],"wgNoticeProject":"wikibooks","wgCiteReferencePreviewsActive":true,"wgMediaViewerOnClick":true,"wgMediaViewerEnabledByDefault":true,"wgVisualEditor":{"pageLanguageCode":"zh", "pageLanguageDir":"ltr","pageVariantFallbacks":["zh-hans","zh-hant","zh-cn","zh-tw","zh-hk","zh-sg","zh-mo","zh-my"]},"wgMFDisplayWikibaseDescriptions":{"search":true,"watchlist":true,"tagline":false,"nearby":true},"wgWMESchemaEditAttemptStepOversample":false,"wgWMEPageLength":200000,"wgCentralAuthMobileDomain":false,"wgEditSubmitButtonLabelPublish":true,"wgULSPosition":"interlanguage","wgULSisCompactLinksEnabled":false,"wgVector2022LanguageInHeader":true,"wgULSisLanguageSelectorEmpty":false,"wgCheckUserClientHintsHeadersJsApi":["brands","architecture","bitness","fullVersionList","mobile","model","platform","platformVersion"]};RLSTATE={"ext.globalCssJs.user.styles":"ready","site.styles":"ready","user.styles":"ready","ext.globalCssJs.user":"ready","user":"ready","user.options":"loading","skins.vector.search.codex.styles":"ready","skins.vector.styles":"ready","skins.vector.icons":"ready","ext.wikimediamessages.styles":"ready","ext.visualEditor.desktopArticleTarget.noscript":"ready", "ext.uls.interlanguage":"ready","wikibase.client.init":"ready","ext.wikimediaBadges":"ready"};RLPAGEMODULES=["site","mediawiki.page.ready","mediawiki.toc","skins.vector.js","ext.centralNotice.geoIP","ext.centralNotice.startUp","ext.gadget.AdvancedSiteNotices","ext.gadget.noteTA","ext.gadget.internalLinkHelper-altcolor","ext.gadget.IRC","ext.urlShortener.toolbar","ext.centralauth.centralautologin","ext.visualEditor.desktopArticleTarget.init","ext.visualEditor.targetLoader","ext.echo.centralauth","ext.eventLogging","ext.wikimediaEvents","ext.navigationTiming","ext.uls.interface","ext.checkUser.clientHints"];</script> <script>(RLQ=window.RLQ||[]).push(function(){mw.loader.impl(function(){return["user.options@12s5i",function($,jQuery,require,module){mw.user.tokens.set({"patrolToken":"+\\","watchToken":"+\\","csrfToken":"+\\"}); }];});});</script> <link rel="stylesheet" href="/w/load.php?lang=zh&amp;modules=ext.uls.interlanguage%7Cext.visualEditor.desktopArticleTarget.noscript%7Cext.wikimediaBadges%7Cext.wikimediamessages.styles%7Cskins.vector.icons%2Cstyles%7Cskins.vector.search.codex.styles%7Cwikibase.client.init&amp;only=styles&amp;skin=vector-2022"> <script async="" src="/w/load.php?lang=zh&amp;modules=startup&amp;only=scripts&amp;raw=1&amp;skin=vector-2022"></script> <meta name="ResourceLoaderDynamicStyles" content=""> <link rel="stylesheet" href="/w/load.php?lang=zh&amp;modules=site.styles&amp;only=styles&amp;skin=vector-2022">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MediaWiki 1.44.0-wmf.4"> <meta name="referrer" content="origin"> <meta name="referrer" content="origin-when-cross-origin"> <meta name="robots" content="max-image-preview:standard">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1120"> <meta property="og:title" content="基督教會歷史 -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meta property="og:type" content="website"> <link rel="alternate" media="only screen and (max-width: 640px)" href="//zh.m.wikibooks.org/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x-wiki" title="编辑"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 <link rel="icon" href="/static/favicon/wikibooks.ico"> <link rel="search" type="application/opensearchdescription+xml" href="/w/rest.php/v1/search" title="Wikibooks (zh)"> <link rel="EditURI" type="application/rsd+xml" href="//zh.wikibooks.org/w/api.php?action=rsd"> <link rel="canonical" href="https://zh.wikibooks.org/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 href="https://zh.wikibooks.org/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Hans" href="https://zh.wikibooks.org/zh-hans/%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Hans-CN" href="https://zh.wikibooks.org/zh-cn/%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Hans-SG" href="https://zh.wikibooks.org/zh-sg/%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Hant" href="https://zh.wikibooks.org/zh-hant/%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Hant-HK" href="https://zh.wikibooks.org/zh-hk/%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zh-Hant-TW" href="https://zh.wikibooks.org/zh-tw/%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alternate" hreflang="x-default" href="https://zh.wikibooks.org/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ink rel="license" href="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deed.zh">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atom+xml" title="Wikibooks的Atom feed"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E6%9C%80%E8%BF%91%E6%9B%B4%E6%94%B9&amp;feed=atom">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meta.wikimedia.org" /> <link rel="dns-prefetch" href="//login.wikimedia.org"> </head> <body class="skin--responsive skin-vector skin-vector-search-vue mediawiki ltr sitedir-ltr mw-hide-empty-elt ns-0 ns-subject mw-editable page-基督教會歷史 rootpage-基督教會歷史 skin-vector-2022 action-view"><a class="mw-jump-link" href="#bodyContent">跳转到内容</a> <div class="vector-header-container"> <header class="vector-header mw-header"> <div class="vector-header-start"> <nav class="vector-main-menu-landmark" aria-label="站点"> <div id="vector-main-menu-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 vector-main-menu-dropdown vector-button-flush-left vector-button-flush-right" > <input type="checkbox" id="vector-main-menu-dropdown-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vector-main-menu-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 aria-label="主菜单" > <label id="vector-main-menu-dropdown-label" for="vector-main-menu-dropdown-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menu mw-ui-icon-wikimedia-menu"></span>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主菜单</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id="vector-main-menu-un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unpinned-container"> <div id="vector-main-menu" class="vector-main-menu vector-pinnable-element">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 vector-main-menu-pinnable-header vector-pinnable-header-unpinned" data-feature-name="main-menu-pinned" data-pinnable-element-id="vector-main-menu" data-pinned-container-id="vector-main-menu-pinned-container" data-unpinned-container-id="vector-main-menu-unpinned-container" >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label">主菜单</div>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main-menu.pin">移至侧栏</button>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un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main-menu.unpin">隐藏</button> </div> <div id="p-navigation"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navigation"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导航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n-mainpagedisplay"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9%A6%96%E9%A1%B5"><span>首页</span></a></li><li id="n-portal"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7%A4%BE%E5%8C%BA%E4%B8%BB%E9%A1%B5" title="关于本计划,您可做的事,何处找到您所需"><span>社群首页</span></a></li><li id="n-recentchanges"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6%9C%80%E8%BF%91%E6%9B%B4%E6%94%B9" title="本wiki的最近更改列表[r]" accesskey="r"><span>最近更改</span></a></li><li id="n-randompage"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9%9A%8F%E6%9C%BA%E9%A1%B5%E9%9D%A2" title="随机加载页面[x]" accesskey="x"><span>随机页面</span></a></li><li id="n-wikilibrary"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ubject:%E7%B4%A2%E5%BC%95"><span>图书馆</span></a></li><li id="n-wikijunior"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junior:%E7%B6%AD%E5%9F%BA%E5%85%92%E7%AB%A5"><span>维基儿童</span></a></li><li id="n-upload"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4%B8%8A%E4%BC%A0"><span>上传文件</span></a></li> </ul> </div> </div> <div id="p-help"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help"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帮助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n-help"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Help:%E7%9B%AE%E5%BD%95" title="查找帮助的地方"><span>帮助</span></a></li><li id="n-villagepump"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4%BA%92%E5%8A%A9%E5%AE%A2%E6%A3%A7"><span>互助客栈</span></a></li><li id="n-policy"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6%96%B9%E9%87%9D%E8%88%87%E6%8C%87%E5%BC%95"><span>方针与指引</span></a></li><li id="n-conversion"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5%AD%97%E8%AF%8D%E8%BD%AC%E6%8D%A2%E8%AF%B7%E6%B1%82%E6%88%96%E5%80%99%E9%80%89"><span>字词转换</span></a></li><li id="n-allpages"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6%89%80%E6%9C%89%E9%A1%B5%E9%9D%A2"><span>所有页面</span></a></li><li id="n-IRC"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IRC%E8%81%8A%E5%A4%A9%E9%A0%BB%E9%81%93"><span>IRC即時聊天</span></a></li><li id="n-contact"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8%81%94%E7%BB%9C%E6%88%91%E4%BB%AC"><span>联络我们</span></a></li><li id="n-about"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Wikibooks:%E5%85%B3%E4%BA%8E"><span>关于维基教科书</span></a></li> </ul>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nav> <a href="/wiki/Wikibooks:%E9%A6%96%E9%A1%B5" class="mw-logo"> <img class="mw-logo-icon" src="/static/images/icons/wikibooks.svg" alt="" aria-hidden="true" height="50" width="50"> <span class="mw-logo-container skin-invert"> <img class="mw-logo-wordmark" alt="维基教科书" src="/static/images/mobile/copyright/wikibooks-wordmark-zh.svg" style="width: 7.5em; height: 1.375em;"> <img class="mw-logo-tagline" alt="" src="/static/images/mobile/copyright/wikibooks-tagline-zh.svg" width="120" height="12" style="width: 7.5em; height: 0.75em;"> </span> </a> </div> <div class="vector-header-end"> <div id="p-search" role="search" class="vector-search-box-vue vector-search-box-collapses vector-search-box-show-thumbnail vector-search-box-auto-expand-width vector-search-box"> <a href="/wiki/Special:%E6%90%9C%E7%B4%A2"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search-toggle" title="搜索Wikibooks内容[f]" accesskey="f"><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search mw-ui-icon-wikimedia-search"></span> <span>搜索</span> </a> <div class="vector-typeahead-search-container"> <div class="cdx-typeahead-search cdx-typeahead-search--show-thumbnail cdx-typeahead-search--auto-expand-width"> <form action="/w/index.php" id="searchform" class="cdx-search-input cdx-search-input--has-end-button"> <div id="simpleSearch" class="cdx-search-input__input-wrapper" data-search-loc="header-moved"> <div class="cdx-text-input cdx-text-input--has-start-icon"> <input class="cdx-text-input__input" type="search" name="search" placeholder="搜索维基教科书" aria-label="搜索维基教科书" autocapitalize="sentences" title="搜索Wikibooks内容[f]" accesskey="f" id="searchInput" > <span class="cdx-text-input__icon cdx-text-input__start-icon"></span> </div> <input type="hidden" name="title" value="Special:搜索"> </div> <button class="cdx-button cdx-search-input__end-button">搜索</button> </form> </div> </div> </div> <nav class="vector-user-links vector-user-links-wide" aria-label="个人工具"> <div class="vector-user-links-main"> <div id="p-vector-user-menu-preferences"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emptyPortlet"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ul> </div> </div> <div id="p-vector-user-menu-userpage"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emptyPortlet"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ul> </div> </div> <nav class="vector-appearance-landmark" aria-label="外观"> <div id="vector-appearance-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 " title="更改页面字体大小、宽度和颜色的外观" > <input type="checkbox" id="vector-appearance-dropdown-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vector-appearance-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 aria-label="外观" > <label id="vector-appearance-dropdown-label" for="vector-appearance-dropdown-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appearance mw-ui-icon-wikimedia-appearance"></span>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外观</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id="vector-appearance-un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unpinned-container"> </div> </div> </div> </nav> <div id="p-vector-user-menu-notifications"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emptyPortlet"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ul> </div> </div> <div id="p-vector-user-menu-overflow"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pt-sitesupport-2" class="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 user-links-collapsible-item"><a data-mw="interface" href="//donate.wikimedia.org/wiki/Special:FundraiserRedirector?utm_source=donate&amp;utm_medium=sidebar&amp;utm_campaign=C13_zh.wikibooks.org&amp;uselang=zh" class=""><span>资助我们</span></a> </li> <li id="pt-createaccount-2" class="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 user-links-collapsible-item"><a data-mw="interface"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E5%88%9B%E5%BB%BA%E8%B4%A6%E6%88%B7&amp;returnto=%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我们推荐您创建账号并登录,但这不是强制性的" class=""><span>创建账号</span></a> </li> <li id="pt-login-2" class="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 user-links-collapsible-item"><a data-mw="interface"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E7%94%A8%E6%88%B7%E7%99%BB%E5%BD%95&amp;returnto=%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我们推荐您登录,但这不是强制性的[o]" accesskey="o" class=""><span>登录</span></a> </li> </ul> </div> </div> </div> <div id="vector-user-links-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 vector-user-menu vector-button-flush-right vector-user-menu-logged-out" title="更多选项" > <input type="checkbox" id="vector-user-links-dropdown-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vector-user-links-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 aria-label="个人工具" > <label id="vector-user-links-dropdown-label" for="vector-user-links-dropdown-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ellipsis mw-ui-icon-wikimedia-ellipsis"></span>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个人工具</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id="p-personal"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personal 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title="用户菜单"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pt-sitesupport" class="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a href="//donate.wikimedia.org/wiki/Special:FundraiserRedirector?utm_source=donate&amp;utm_medium=sidebar&amp;utm_campaign=C13_zh.wikibooks.org&amp;uselang=zh"><span>资助我们</span></a></li><li id="pt-createaccount" class="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E5%88%9B%E5%BB%BA%E8%B4%A6%E6%88%B7&amp;returnto=%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我们推荐您创建账号并登录,但这不是强制性的"><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userAdd mw-ui-icon-wikimedia-userAdd"></span> <span>创建账号</span></a></li><li id="pt-login" class="user-links-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E7%94%A8%E6%88%B7%E7%99%BB%E5%BD%95&amp;returnto=%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我们推荐您登录,但这不是强制性的[o]" accesskey="o"><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logIn mw-ui-icon-wikimedia-logIn"></span> <span>登录</span></a></li> </ul> </div> </div> <div id="p-user-menu-anon-editor"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user-menu-anon-editor"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a href="/wiki/Help:%E6%96%B0%E6%89%8B%E5%85%A5%E9%97%A8" aria-label="了解有关编辑的更多信息"><span>了解详情</span></a>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pt-anoncontribs"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6%88%91%E7%9A%84%E8%B4%A1%E7%8C%AE" title="来自此IP地址的编辑列表[y]" accesskey="y"><span>贡献</span></a></li><li id="pt-anontalk"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6%88%91%E7%9A%84%E8%AE%A8%E8%AE%BA%E9%A1%B5" title="有关本IP地址编辑的讨论[n]" accesskey="n"><span>讨论</span></a></li> </ul> </div> </div> </div> </div> </nav> </div> </header> </div> <div class="mw-page-container"> <div class="mw-page-container-inner"> <div class="vector-sitenotice-container"> <div id="siteNotice"><!-- CentralNotice --></div> </div> <div class="vector-column-start"> <div class="vector-main-menu-container"> <div id="mw-navigation"> <nav id="mw-panel" class="vector-main-menu-landmark" aria-label="站点"> <div id="vector-main-menu-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pinned-container"> </div> </nav> </div> </div> <div class="vector-sticky-pinned-container"> <nav id="mw-panel-toc" aria-label="目录" data-event-name="ui.sidebar-toc" class="mw-table-of-contents-container vector-toc-landmark"> <div id="vector-toc-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pinned-container"> <div id="vector-toc" class="vector-toc vector-pinnable-element">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 vector-toc-pinnable-header vector-pinnable-header-pinned" data-feature-name="toc-pinned" data-pinnable-element-id="vector-toc" > <h2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label">目录</h2>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toc.pin">移至侧栏</button>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un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toc.unpin">隐藏</button> </div> <ul class="vector-toc-contents" id="mw-panel-toc-list"> <li id="toc-mw-content-text"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1"> <a href="#" class="vector-toc-link"> <div class="vector-toc-text">序言</div> </a> </li> <li id="toc-第一部_概覽及使徒教會"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1">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一部_概覽及使徒教會">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1</span> <span>第一部 概覽及使徒教會</span> </div> </a> <button aria-controls="toc-第一部_概覽及使徒教會-sublist"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vector-toc-toggl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wikimedia-expand"></span> <span>开关第一部 概覽及使徒教會子章节</span> </button> <ul id="toc-第一部_概覽及使徒教會-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li id="toc-第一章_概覽"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一章_概覽">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1.1</span> <span>第一章 概覽</span> </div> </a> <ul id="toc-第一章_概覽-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章_第一世紀的教會"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章_第一世紀的教會">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1.2</span> <span>第二章 第一世紀的教會</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章_第一世紀的教會-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ul> </li> <li id="toc-第二部_教會教父時期"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1">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部_教會教父時期">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span> <span>第二部 教會教父時期</span> </div> </a> <button aria-controls="toc-第二部_教會教父時期-sublist"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vector-toc-toggl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wikimedia-expand"></span> <span>开关第二部 教會教父時期子章节</span> </button> <ul id="toc-第二部_教會教父時期-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li id="toc-第三章_逼迫"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章_逼迫">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1</span> <span>第三章 逼迫</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章_逼迫-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四章_純正信仰的鬥爭"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四章_純正信仰的鬥爭">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2</span> <span>第四章 純正信仰的鬥爭</span> </div> </a> <ul id="toc-第四章_純正信仰的鬥爭-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五章_早期「教會教父」"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五章_早期「教會教父」">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3</span> <span>第五章 早期「教會教父」</span> </div> </a> <ul id="toc-第五章_早期「教會教父」-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六章_君士坦丁大帝"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六章_君士坦丁大帝">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4</span> <span>第六章 君士坦丁大帝</span> </div> </a> <ul id="toc-第六章_君士坦丁大帝-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七章_成長與改變"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七章_成長與改變">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5</span> <span>第七章 成長與改變</span> </div> </a> <ul id="toc-第七章_成長與改變-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八章_修道主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八章_修道主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6</span> <span>第八章 修道主義</span> </div> </a> <ul id="toc-第八章_修道主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九章_教會大會與信經"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九章_教會大會與信經">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7</span> <span>第九章 教會大會與信經</span> </div> </a> <ul id="toc-第九章_教會大會與信經-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章_教會與帝國"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章_教會與帝國">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8</span> <span>第十章 教會與帝國</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章_教會與帝國-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一章_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一章_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9</span> <span>第十一章 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一章_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二章_尼西亞後教父"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二章_尼西亞後教父">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2.10</span> <span>第十二章 尼西亞後教父</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二章_尼西亞後教父-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ul> </li> <li id="toc-第三部_中世紀"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1">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部_中世紀">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span> <span>第三部 中世紀</span> </div> </a> <button aria-controls="toc-第三部_中世紀-sublist"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vector-toc-toggl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wikimedia-expand"></span> <span>开关第三部 中世紀子章节</span> </button> <ul id="toc-第三部_中世紀-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li id="toc-第十三章_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三章_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span> <span>第十三章 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三章_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四章_中世紀蠻族"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四章_中世紀蠻族">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2</span> <span>第十四章 中世紀蠻族</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四章_中世紀蠻族-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五章_回教的興起及傳佈"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五章_回教的興起及傳佈">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3</span> <span>第十五章 回教的興起及傳佈</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五章_回教的興起及傳佈-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六章_神聖羅馬帝國"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六章_神聖羅馬帝國">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4</span> <span>第十六章 神聖羅馬帝國</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六章_神聖羅馬帝國-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七章_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七章_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5</span> <span>第十七章 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七章_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八章_東西方教會分裂"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八章_東西方教會分裂">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6</span> <span>第十八章 東西方教會分裂</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八章_東西方教會分裂-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十九章_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十九章_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7</span> <span>第十九章 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span> </div> </a> <ul id="toc-第十九章_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章_教權衰弱與復起"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章_教權衰弱與復起">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8</span> <span>第二十章 教權衰弱與復起</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章_教權衰弱與復起-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一章_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一章_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9</span> <span>第二十一章 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一章_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二章_十字軍"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二章_十字軍">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0</span> <span>第二十二章 十字軍</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二章_十字軍-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三章_教宗權力達於巔峰"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三章_教宗權力達於巔峰">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1</span> <span>第二十三章 教宗權力達於巔峰</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三章_教宗權力達於巔峰-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四章_修道運動繼起"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四章_修道運動繼起">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2</span> <span>第二十四章 修道運動繼起</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四章_修道運動繼起-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五章_中世紀的學術"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五章_中世紀的學術">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3</span> <span>第二十五章 中世紀的學術</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五章_中世紀的學術-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六章_教會內部的難題"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六章_教會內部的難題">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4</span> <span>第二十六章 教會內部的難題</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六章_教會內部的難題-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七章_教會改革之聲"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七章_教會改革之聲">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5</span> <span>第二十七章 教會改革之聲</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七章_教會改革之聲-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二十八章_文藝復興"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八章_文藝復興">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3.16</span> <span>第二十八章 文藝復興</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八章_文藝復興-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ul> </li> <li id="toc-第四部_宗教改革及其後"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1">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四部_宗教改革及其後">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span> <span>第四部 宗教改革及其後</span> </div> </a> <button aria-controls="toc-第四部_宗教改革及其後-sublist"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vector-toc-toggl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wikimedia-expand"></span> <span>开关第四部 宗教改革及其後子章节</span> </button> <ul id="toc-第四部_宗教改革及其後-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li id="toc-第二十九章_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二十九章_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1</span> <span>第二十九章 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span> </div> </a> <ul id="toc-第二十九章_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章_瑞士的宗教改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章_瑞士的宗教改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2</span> <span>第三十章 瑞士的宗教改革</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章_瑞士的宗教改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一章_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一章_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3</span> <span>第三十一章  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一章_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二章_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二章_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4</span> <span>第三十二章 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二章_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三章_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三章_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5</span> <span>第三十三章 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三章_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四章_英國教會仍然動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四章_英國教會仍然動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6</span> <span>第三十四章 英國教會仍然動蕩</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四章_英國教會仍然動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五章_理性主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五章_理性主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7</span> <span>第三十五章 理性主義</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五章_理性主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六章_貴格會與敬虔主義"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六章_貴格會與敬虔主義">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8</span> <span>第三十六章 貴格會與敬虔主義</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六章_貴格會與敬虔主義-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七章_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七章_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9</span> <span>第三十七章 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七章_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li id="toc-第三十八章_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 class="vector-toc-list-item vector-toc-level-2"> <a class="vector-toc-link" href="#第三十八章_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 <div class="vector-toc-text"> <span class="vector-toc-numb">4.10</span> <span>第三十八章 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span> </div> </a> <ul id="toc-第三十八章_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sublist" class="vector-toc-list"> </ul> </li> </ul> </li> </ul> </div> </div> </nav> </div> </div> <div class="mw-content-container"> <main id="content" class="mw-body"> <header class="mw-body-header vector-page-titlebar"> <nav aria-label="目录" class="vector-toc-landmark"> <div id="vector-page-titlebar-toc" class="vector-dropdown vector-page-titlebar-toc vector-button-flush-left" > <input type="checkbox" id="vector-page-titlebar-toc-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vector-page-titlebar-toc"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 aria-label="开关目录" > <label id="vector-page-titlebar-toc-label" for="vector-page-titlebar-toc-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icon-only "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listBullet mw-ui-icon-wikimedia-listBullet"></span>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开关目录</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id="vector-page-titlebar-toc-un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unpinned-container"> </div> </div> </div> </nav> <h1 id="firstHeading" class="firstHeading mw-first-heading"><span class="mw-page-title-main">基督教會歷史</span></h1> <div id="p-lang-btn" class="vector-dropdown mw-portlet mw-portlet-lang" > <input type="checkbox" id="p-lang-btn-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p-lang-btn"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mw-interlanguage-selector" aria-label="这篇条目只存在于此语言中。添加其他语言的条目" > <label id="p-lang-btn-label" for="p-lang-btn-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cdx-button--action-progressive mw-portlet-lang-heading-0"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icon mw-ui-icon-language-progressive mw-ui-icon-wikimedia-language-progressive"></span>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添加语言</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ul> <div class="after-portlet after-portlet-lang"><span class="uls-after-portlet-link"></span><span class="wb-langlinks-add wb-langlinks-link"><a href="https://www.wikidata.org/wiki/Special:NewItem?site=zhwikibooks&amp;pag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添加跨语言链接" class="wbc-editpage">添加链接</a></span></div> </div> </div> </div> </header> <div class="vector-page-toolbar"> <div class="vector-page-toolbar-container"> <div id="left-navigation"> <nav aria-label="命名空间"> <div id="p-associated-pages" class="vector-menu vector-menu-tabs mw-portlet mw-portlet-associated-pages"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ca-nstab-main" class="selected vector-tab-noicon mw-list-item"><a href="/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查看内容页面[c]" accesskey="c"><span>页面</span></a></li><li id="ca-talk" class="new vector-tab-noicon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Talk:%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redlink=1" rel="discussion" class="new" title="有关内容页面的讨论(页面不存在)[t]" accesskey="t"><span>讨论</span></a></li> </ul> </div> </div> <div id="vector-variants-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 " > <input type="checkbox" id="vector-variants-dropdown-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vector-variants-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 aria-label="更改语言变体" > <label id="vector-variants-dropdown-label" for="vector-variants-dropdown-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不转换</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id="p-variants"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variants"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ca-varlang-0" class="selected ca-variants-zh mw-list-item"><a href="/zh/%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 hreflang="zh"><span>不转换</span></a></li><li id="ca-varlang-1" class="ca-variants-zh-Hans mw-list-item"><a href="/zh-hans/%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Hans" hreflang="zh-Hans"><span>简体</span></a></li><li id="ca-varlang-2" class="ca-variants-zh-Hant mw-list-item"><a href="/zh-hant/%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Hant" hreflang="zh-Hant"><span>繁體</span></a></li><li id="ca-varlang-3" class="ca-variants-zh-Hans-CN mw-list-item"><a href="/zh-cn/%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Hans-CN" hreflang="zh-Hans-CN"><span>大陆简体</span></a></li><li id="ca-varlang-4" class="ca-variants-zh-Hant-HK mw-list-item"><a href="/zh-hk/%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Hant-HK" hreflang="zh-Hant-HK"><span>港澳繁體</span></a></li><li id="ca-varlang-5" class="ca-variants-zh-Hans-SG mw-list-item"><a href="/zh-sg/%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Hans-SG" hreflang="zh-Hans-SG"><span>马新简体</span></a></li><li id="ca-varlang-6" class="ca-variants-zh-Hant-TW mw-list-item"><a href="/zh-tw/%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lang="zh-Hant-TW" hreflang="zh-Hant-TW"><span>臺灣正體</span></a></li> </ul> </div> </div> </div> </div> </nav> </div> <div id="right-navigation" class="vector-collapsible"> <nav aria-label="查看"> <div id="p-views" class="vector-menu vector-menu-tabs mw-portlet mw-portlet-views" >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ca-view" class="selected vector-tab-noicon mw-list-item"><a href="/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span>阅读</span></a></li><li id="ca-edit" class="vector-tab-noicon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 title="编辑该页面[e]" accesskey="e"><span>编辑</span></a></li><li id="ca-history" class="vector-tab-noicon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history" title="该页面过去的修订[h]" accesskey="h"><span>查看历史</span></a></li> </ul> </div> </div> </nav> <nav class="vector-page-tools-landmark" aria-label="页面工具"> <div id="vector-page-tools-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 vector-page-tools-dropdown" > <input type="checkbox" id="vector-page-tools-dropdown-checkbox" role="button" aria-haspopup="true" data-event-name="ui.dropdown-vector-page-tools-dropdown" class="vector-dropdown-checkbox " aria-label="工具" > <label id="vector-page-tools-dropdown-label" for="vector-page-tools-dropdown-checkbox"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 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 cdx-button--weight-quiet" aria-hidden="true" ><span class="vector-dropdown-label-text">工具</span> </label> <div class="vector-dropdown-content"> <div id="vector-page-tools-un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unpinned-container"> <div id="vector-page-tools" class="vector-page-tools vector-pinnable-element">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 vector-page-tools-pinnable-header vector-pinnable-header-unpinned" data-feature-name="page-tools-pinned" data-pinnable-element-id="vector-page-tools" data-pinned-container-id="vector-page-tools-pinned-container" data-unpinned-container-id="vector-page-tools-unpinned-container" >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label">工具</div>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page-tools.pin">移至侧栏</button>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un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page-tools.unpin">隐藏</button> </div> <div id="p-cactions"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cactions emptyPortlet vector-has-collapsible-items" title="更多选项"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操作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ca-more-view" class="selected vector-more-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a href="/wiki/%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span>阅读</span></a></li><li id="ca-more-edit" class="vector-more-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 title="编辑该页面[e]" accesskey="e"><span>编辑</span></a></li><li id="ca-more-history" class="vector-more-collapsible-item 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history"><span>查看历史</span></a></li> </ul> </div> </div> <div id="p-tb"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tb"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常规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t-whatlinkshere"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9%93%BE%E5%85%A5%E9%A1%B5%E9%9D%A2/%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title="所有链接至本页面的wiki页面列表[j]" accesskey="j"><span>链入页面</span></a></li><li id="t-recentchangeslinked"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9%93%BE%E5%87%BA%E6%9B%B4%E6%94%B9/%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 rel="nofollow" title="链自本页的页面的最近更改[k]" accesskey="k"><span>相关更改</span></a></li><li id="t-specialpages" class="mw-list-item"><a href="/wiki/Special:%E7%89%B9%E6%AE%8A%E9%A1%B5%E9%9D%A2" title="所有特殊页面的列表[q]" accesskey="q"><span>特殊页面</span></a></li><li id="t-permalink" class="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oldid=178624" title="此页面该修订版本的固定链接"><span>固定链接</span></a></li><li id="t-info" class="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info" title="关于此页面的更多信息"><span>页面信息</span></a></li><li id="t-cite" class="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E5%BC%95%E7%94%A8%E6%AD%A4%E9%A1%B5%E9%9D%A2&amp;pag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id=178624&amp;wpFormIdentifier=titleform" title="有关如何引用此页面的信息"><span>引用此页</span></a></li><li id="t-urlshortener" class="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URL%E7%BC%A9%E7%9F%AD%E7%A8%8B%E5%BA%8F&amp;url=https%3A%2F%2Fzh.wikibooks.org%2Fwiki%2F%25E5%259F%25BA%25E7%259D%25A3%25E6%2595%2599%25E6%259C%2583%25E6%25AD%25B7%25E5%258F%25B2"><span>获取短链接</span></a></li><li id="t-urlshortener-qrcode" class="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QrCode&amp;url=https%3A%2F%2Fzh.wikibooks.org%2Fwiki%2F%25E5%259F%25BA%25E7%259D%25A3%25E6%2595%2599%25E6%259C%2583%25E6%25AD%25B7%25E5%258F%25B2"><span>下载二维码</span></a></li> </ul> </div> </div> <div id="p-electronpdfservice-sidebar-portlet-heading"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electronpdfservice-sidebar-portlet-heading"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打印/导出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li id="electron-print_pdf" class="mw-list-item"><a href="/w/index.php?title=Special:DownloadAsPdf&amp;pag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show-download-screen"><span>下载为PDF</span></a></li><li id="t-print" class="mw-list-item"><a href="javascript:print();" rel="alternate" title="本页面的可打印版本[p]" accesskey="p"><span>打印版本</span></a></li> </ul> </div> </div> <div id="p-wikibase-otherprojects" class="vector-menu mw-portlet mw-portlet-wikibase-otherprojects emptyPortlet" > <div class="vector-menu-heading"> 在其他项目中 </div> <div class="vector-menu-content"> <ul class="vector-menu-content-list"> </ul> </div> </div> </div> </div> </div> </div> </nav> </div> </div> </div> <div class="vector-column-end"> <div class="vector-sticky-pinned-container"> <nav class="vector-page-tools-landmark" aria-label="页面工具"> <div id="vector-page-tools-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pinned-container"> </div> </nav> <nav class="vector-appearance-landmark" aria-label="外观"> <div id="vector-appearance-pinned-container" class="vector-pinned-container"> <div id="vector-appearance" class="vector-appearance vector-pinnable-element">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 vector-appearance-pinnable-header vector-pinnable-header-pinned" data-feature-name="appearance-pinned" data-pinnable-element-id="vector-appearance" data-pinned-container-id="vector-appearance-pinned-container" data-unpinned-container-id="vector-appearance-unpinned-container" > <div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label">外观</div>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appearance.pin">移至侧栏</button> <button class="vector-pinnable-header-toggle-button vector-pinnable-header-unpin-button" data-event-name="pinnable-header.vector-appearance.unpin">隐藏</button> </div> </div> </div> </nav> </div> </div> <div id="bodyContent" class="vector-body" aria-labelledby="firstHeading" data-mw-ve-target-container> <div class="vector-body-before-content"> <div class="mw-indicators"> </div> <div id="siteSub" class="noprint">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div> </div> <div id="contentSub"><div id="mw-content-subtitle"></div></div> <div id="mw-content-text" class="mw-body-content"><div class="mw-content-ltr mw-parser-output" lang="zh" dir="ltr"><p><a href="/wiki/%E7%A5%9E%E5%AD%B8" title="神學">神學</a> &gt; <a class="mw-selflink selflink">基督教會歷史</a> </p> <hr /> <meta property="mw:PageProp/toc" />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2"><h2 id="第一部_概覽及使徒教會"><span id=".E7.AC.AC.E4.B8.80.E9.83.A8_.E6.A6.82.E8.A6.BD.E5.8F.8A.E4.BD.BF.E5.BE.92.E6.95.99.E6.9C.83"></span>第一部 概覽及使徒教會</h2><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 title="编辑章节:第一部 概覽及使徒教會"><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一章_概覽"><span id=".E7.AC.AC.E4.B8.80.E7.AB.A0_.E6.A6.82.E8.A6.BD"></span>第一章 概覽</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 title="编辑章节:第一章 概覽"><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前言 歷史的意義 </p><p>歷史是人記憶中的過去。以历史为鉴, </p><p><br /> 一 科技性的歷史 </p><p>追求客觀的歷史重現,解答「何人?何事?何處?何時?如何?」等問題。 </p><p><br /> 二 哲學性的歷史 </p><p>以科技性歷史為基礎,對歷史資料加以詮釋,以解答歷史之「為何?」,以及較長時間的「如何?」之問題。 </p><p><br /> 三 神學性的歷史 </p><p>哲學性歷史的一種。以基督為歷史詮釋之鑰。 </p><p><br /> 貳 歷史的三個主角 </p><p>人、世界、上帝 </p><p><br /> 參 教會歷史的主要內容 </p><p>人物、運動、教會與社會的互動、福音的傳佈、教義的發展 </p><p><br /> 肆 教會歷史的律動 </p><p>教會在歷史中螺旋前進,在遠離基督與回歸基督間往復,但上帝的恩典使教會前進。 </p><p><br /> 伍 教會歷史的分段 </p><p>一 分段之需要和主觀性 </p><p>二 主要分段 </p><p>(一)使徒時期:AD33–90 </p><p>(二)教父時期:AD90–600 </p><p>(三)中古世紀:AD600–1517 </p><p>(四)宗教改革時期:AD1517–1750 </p><p>(五)現代時期:AD1750–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章_第一世紀的教會"><span id=".E7.AC.AC.E4.BA.8C.E7.AB.A0_.E7.AC.AC.E4.B8.80.E4.B8.96.E7.B4.80.E7.9A.84.E6.95.99.E6.9C.83"></span>第二章 第一世紀的教會</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 title="编辑章节:第二章 第一世紀的教會"><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基督進入文化──初熟的果子: </p><p>初代教會是基督在文化中初熟果子。以後的教會也將繼續在不同的文化中結出果子。 </p><p>一 如根出於乾地──在猶太文化中長根發苗 </p><p>(一)舊約: </p><p>舊約聖經是神的道。神的道塑造了猶太文化,但其呈現也是透過猶太文化。 </p><p><br /> (二)猶太教: </p><p>特徵:聖殿、祭禮、文士、政教一體。 </p><p>猶太教把神的道化約成了文化,在文化中神的道也或多或少的僵化了。 </p><p><br /> (三)希利尼的猶太教: </p><p>特徵:會堂、七十士譯本、腓羅的神學 </p><p>把猶太文化希利尼化。舊約神的道也開始進入希臘文化。 </p><p><br /> 二 撒在好土裡──希羅文化 </p><p>(一)希臘的要素: </p><p>A.哲學: </p><p>斯多亞派(Stoicism) </p><p>柏拉圖主義(Platonism) </p><p><br /> B.語文: </p><p>普通話希臘文(koine)成為共通的語言。宣教士在帝國範圍內不需另學新語言(培克爾,4)。 </p><p><br /> (二)羅馬的要素: </p><p>A.政治秩序: </p><p>Pax Romana,廣大區域的統一 </p><p><br /> B.交通方便 </p><p><br /> 貳 使徒時代 </p><p>一 十二使徒行蹤 </p><p>(一)使徒約翰和長老約翰(寫啟示錄),同一人,或不同一人? </p><p>(二)傳說: 雅各到西班牙,之後才在耶路撒冷被希律所殺。Santiago就是聖雅各。 </p><p>多馬到印度。 </p><p><br /> 二 保羅傳道旅行的時間與地點 </p><p>A.D. 33-35 逼迫教會,共犯殺司提反 </p><p>A.D. 35 大馬色路上見異象 </p><p>阿拉伯曠野 </p><p>A.D. 38 赴耶路撒冷見使徒(加1:18) </p><p>A.D. 38-46 回大數 </p><p>與巴拿巴從大數赴安提阿 </p><p>與巴拿巴攜捐款赴猶大 </p><p>帶馬可回安提阿 </p><p>A.D. 47 受安提阿教會差遣赴小亞細亞佈道 </p><p>A.D. 49 赴耶路撒冷大會 </p><p>A.D. 49-53 第二次旅行佈道,進入歐洲,到達希臘半島哥林多,停留一年半 </p><p>A.D.54-58 第三次旅行佈道,在以弗所約三年,到以利哩古(羅15:19),又到哥林多 </p><p>A.D. 58 攜捐款赴耶路撒冷,被捕下監 </p><p>A.D. 58-60 在該撒利亞獄中 </p><p>A.D. 60秋 水路解送往義大利 </p><p>A.D. 61-63 在羅馬受監禁 </p><p>A.D. 63-67 出獄後的旅程 </p><p>A.D. 67 死於羅馬尼祿皇帝手下 </p><p><br /> 三 耶路撒冷大會的重要性: </p><p>教會原則上達成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共識。 </p><p><br /> 四 使徒時期的教會生活 </p><p>家庭教會 </p><p>自發性聚會方式 </p><p>使徒、長老(監督)、執事 </p><p><br /> 參 與文化的衝突 </p><p>一 希羅世界中與基督教競爭的宗教 </p><p>(一)神秘宗教 </p><p>(二)傳統多神教 </p><p>(三)皇帝崇拜 </p><p>(四)摩尼教 </p><p><br /> 二 早期教會所遇到的三種反對 </p><p>(一)普遍的反感 </p><p>(二)理智上的攻擊 </p><p>(三)實際的迫害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2"><h2 id="第二部_教會教父時期"><span id=".E7.AC.AC.E4.BA.8C.E9.83.A8_.E6.95.99.E6.9C.83.E6.95.99.E7.88.B6.E6.99.82.E6.9C.9F"></span>第二部 教會教父時期</h2><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4" title="编辑章节:第二部 教會教父時期"><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章_逼迫"><span id=".E7.AC.AC.E4.B8.89.E7.AB.A0_.E9.80.BC.E8.BF.AB"></span>第三章 逼迫</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5" title="编辑章节:第三章 逼迫"><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使徒教會受逼迫 </p><p>猶太人的逼迫:彼得、雅各下監,司提反與雅各遭殺害 </p><p>外邦人的逼迫:保羅被打、下監。 </p><p><br /> 貳 尼祿(A.D.54-68)為第一位逼迫基督教的皇帝 </p><p>A.D.64/6/18羅馬大火,羅馬謠傳是尼祿發瘋放火,尼祿則歸咎給基督徒。 </p><p>彼得與保羅皆於這次逼迫中殉道。 </p><p><br /> 參 丟米田(A.D.81-96)的逼迫是啟示錄的背景。 </p><p>肆 經常的逼迫: </p><p>一 告訴乃論: </p><p>皇帝他雅努(Trajan)回答庇推尼(Bithynia)的省長皮里紐(Pliny)之詢問,關於如何處置基督徒。他雅努的回答是:一方面政府不應浪費時間去把他們抓出來,一方面若有人控告 他們,而他們不放棄作基督徒,就要受處罰。 </p><p><br /> 二 馬可奧熱流(Marcus Aurelius, 161登基): </p><p>下詔將基督徒的產業歸給告發他們的人。 </p><p><br /> 三 伊格那修(Ignatius, 30-107)的殉道: </p><p>他雅努作皇帝時(A.D. 107),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修被捕,解送至羅馬餵野獸。他在路上寫信給羅馬教會,請他們不要干預,「讓火與十架,讓成群的野獸,讓骨頭的撕開、折斷、與分解,讓整個身體的粉碎,也讓所有魔鬼的恐怖折磨臨到我吧,只要讓我得到耶穌基督。」他說:「讓我效法我的上帝受苦。」 </p><p><br /> 四 坡旅甲(Polycarp c.69-c.155)的殉道: </p><p>坡旅甲曾躲藏兩次,但都被發現後,他認定這是主的旨意,就束手就縛。他在示每拿受審時,官長勸他隨群眾喊「除掉無神論者(指不拜偶像的基督徒)」,他就手指群眾喊「除掉無神論者」。官長又勸他,年事已老,只要對皇帝發誓,咒詛基督,就可得釋放。他拒絕了,並說:「八十六年來我都事奉祂,而他從未對我不好。我怎能咒詛那拯救我的王呢?」他在禱告中被燒死在火刑柱上。 </p><p><br /> 伍 大逼迫期: </p><p>一 德修(Decius)(249-51) :俄利根於此次受苦刑後不治(c. 254)。 </p><p>二 瓦勒良(Valerian) (253-260):居普良於此次殉道(258)於迦太基。 </p><p>(一)戴克理先(Diocletian)(284-305):最大最有計劃的逼迫(303-5) </p><p><br /> 陸 大逼迫停止: </p><p>皇帝加利流(Galerius)逼迫基督徒一段時日後生重病,311年下詔准許基督徒聚會,請他們為皇帝禱告。 </p><p>特土良: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四章_純正信仰的鬥爭"><span id=".E7.AC.AC.E5.9B.9B.E7.AB.A0_.E7.B4.94.E6.AD.A3.E4.BF.A1.E4.BB.B0.E7.9A.84.E9.AC.A5.E7.88.AD"></span>第四章 純正信仰的鬥爭</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6" title="编辑章节:第四章 純正信仰的鬥爭"><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早期基督教運動中純正信仰的兩大威脅 </p><p>一 諾斯底派(Gnosticism) </p><p>諾斯底派是把各種宗教及哲學混合的一個異端派別。其起源的時間很難確定,但到第二世紀時已有顯著的影響, 其中有基督教色彩的諾斯底派曾造成教會很大的困擾。他們把基督教與希臘哲學混合到一個地步,讓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 c.155-220)曾經為他們感嘆說:「雅典和耶路撒冷到底有什麼係呢?」,而傾向把基督教與哲學一刀兩斷。 諾斯底派主要的思想如下: </p><p>(一)強調需擁有諾斯底派的神秘特別的知識才能得救。 </p><p>(二)最高的存在發散出一連串的靈體,其中一個最低的靈體犯了錯誤而創造了物質世界。 </p><p>(三)人的得救是要脫離物質而進入純靈的存在。 </p><p>(四)需要有一屬靈的使者來帶給人特別的得救知識。 </p><p>(五)這特別的知識就是人的靈穿過天空靈界勢力以達於屬靈「豊滿界」的口令。 </p><p>(六)基督教的諾斯底派認為基督就是那使者,他是純靈而無肉身的,乃幻影說(docetism)的基督論。 </p><p><br /> 二 馬吉安(Marcion, c.85-160) </p><p>馬吉安的父親是本都(Pontus)省的主教。他自己則在144年因一些異端教導,在羅馬被逐出教會。隨後他就自己成立一間教會,這教會竟也興盛起來,成了與正統教會競爭的態勢,到了第三世紀才漸漸衰退。 他的主要主張如下: </p><p>(一)反猶太教。 </p><p>(二)憎惡舊約上帝,喜愛耶穌的上帝。 </p><p>(三)自編聖經:刪節的路加福音加保羅十卷書信。 </p><p>(四)自立教派。 </p><p>諾斯底與馬吉安兩派都以善惡二元論為背景,認為物質是惡的。 </p><p><br /> 三 教會對此二威脅的回應 </p><p>(一)正典的建立 </p><p>(二)信經的制定 </p><p>(三)強調使徒統緒 </p><p><br /> 貳 孟他努派(Montanism) </p><p>156年在小亞細亞的弗呂家一位叫孟他努的信徒開始宣稱聖靈透過他說話。他原為Cybele宗教的祭司。他有兩位女先知幫助,一為百基拉(Priscilla),另一為瑪西米拉(Maximilla)。他們都說預言。孟他努認為聖靈以他為出口,他說話往往用第一人稱為聖靈說話。他認為從他開始,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p><p><br /> 一 強調聖靈的重要性。 </p><p>二 強調基督教紀律的重要性。 </p><p>三 重視預言。 </p><p>四 預言基督不久就要在弗呂家開始千禧年。 </p><p><br /> 參 諾瓦天及多納徒爭論 </p><p>諾瓦天派起因於德修年間大逼迫時,許多人交出聖經或否認信仰。大逼迫稍解時,教會對於是否容許這些人回到教會來起了爭論。寬容派領袖Cornelius於251年在紛爭中當選了羅馬主教,嚴格派的領袖諾瓦天(Novatian)則以寬容派不是真教會為由,與之斷絕往來。跟隨者則擁立他為主教,跟隨他的教會很多,以北非及小亞細亞為尤。此教會至少持續到第五世紀。 </p><p>多納徒派的起因與諾瓦天派相同,時間則是在戴克理先的大逼迫期。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五章_早期「教會教父」"><span id=".E7.AC.AC.E4.BA.94.E7.AB.A0_.E6.97.A9.E6.9C.9F.E3.80.8C.E6.95.99.E6.9C.83.E6.95.99.E7.88.B6.E3.80.8D"></span>第五章 早期「教會教父」</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7" title="编辑章节:第五章 早期「教會教父」"><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使徒教父 </p><p>一 主要的使徒教父或該時期的重要著作 </p><p>使徒教父指繼新約正典之後的一些最早期的教會作家。時間約在AD95-150之間。作品有羅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著《革利免一書》及《革利免二書》、安提阿的伊格那修(Ignatius)著七封書信、示每拿的坡旅甲(Polycarp)著《致腓利比書》、帕皮亞(Papias of Heriapolis)的解釋耶穌言論之殘篇、黑馬(Hermas)《牧人書》、 《十二使徒遺訓》(The Didache)、《巴拿巴書》。 </p><p><br /> 二 使徒教父的特色: </p><p>(一)多為信仰實踐的教導。 </p><p>(二)多重複使徒的教訓,極少教義上的發揚。 </p><p>(三)著作性質屬猶太文化多過希羅文化。 </p><p><br /> 三 使徒教父的重要性──過渡與傳承 </p><p>(一)使徒教父標誌著從使徒教會到外邦教會的過渡。 </p><p>(二)使徒教父標誌著從猶太教會到希羅教會的過渡。 </p><p>(三)使徒教父傳承使徒教訓。 </p><p><br /> 貳 護教士 </p><p>一 主要的護教士 </p><p>(一)夸達徒(Quadratus):於125年寫了一篇為基督徒辯護的文章,上呈於皇帝哈德良。 </p><p>(二)雅里斯底德(Aristides):於140年上書皇帝Antoninus the Pius。 </p><p>(三)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the Martyr):是護教士中最重要的一位,於151年著《第一護教書(Apology I)》,之後又著《第二護教書》及《與崔弗對話(Dialogue with Trypho)。 </p><p>(四)他提安(Tatian):游斯丁的弟子。 </p><p>(五)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與他提安同期,他的文風在第二世紀所有的基督徒作者中是最為精緻、清淅和正確。 </p><p>(六)提阿非羅(Theophilus, c.115-180):率先提出「從無變有(creatio ex nihilo)」的創造觀。 </p><p><br /> 二 謢教士的特色 </p><p>(一)對象是教會外的人,對不信的批評者提出解釋。但也附帶地堅固教內人的信心。 </p><p>(二)引用希羅文化為辯護的理據。 </p><p>(三)因回答希羅文化的挑戰也開始在神學思想有創新。 </p><p><br /> 三 護教士的重要性 </p><p>(一)為基督信仰提出合理辯護,使知識份子能接受基督教。 </p><p>(二)開始將神學希臘化。 </p><p>(三)他們的神學思想成為之後教父神學的基礎。 </p><p><br /> 參 辯道士的角色 </p><p>一 主要的辯道士 </p><p>(一)愛任紐(Irenaeus, 120-202) </p><p>愛任紐是坡旅甲的徒弟,在A.D.177的逼迫後,繼任里昂(Leon)主教。曾著《駁異端(Against Heresies)》對抗諾斯底派。 </p><p><br /> (二)特土良(Tertullian, c.155-220) </p><p>特土良出生於北非迦太基,父母是異教徒。他到羅馬修習法律,在那兒信主。後來他對羅馬教會之渙散感到不滿,而在207年加入了孟他努派。 曾著《駁馬吉安》和《駁帕克西亞(Against Praxeas)》。帕克西亞是持形態論(modalism)的神格唯一論者(monarchianism)。 </p><p>特土良被稱為拉丁教會之父,是第一位以拉丁文寫作而名見乎經傳的神學家。他關於三位一體及許多其他神學主題的拉丁神學用詞,後來成為正統神學的用語。他對繼他之後的另一北非教父居普良(Cyprian, c.200-258)的影響甚鉅。在居普良成為主教前,他所讀的基督教書籍中,除了聖經,就只有特土良的著作了。 </p><p><br /> (三)亞歷山太學派 </p><p>A.革利免(Clement, c.150-c.215) </p><p>革利免是亞歷山太學派的第一位重要神學家。他對哲學抱持開放接納的態度。他也如游斯丁般,重視Logos思想。 </p><p><br /> B.俄利根(Origen, c.185-) </p><p>俄利根為人虔誠,曾因對基督虔誠而自閹。 </p><p>主張基督次於上帝,而聖靈次於基督,但基督仍與父同具神性,是父在永恒中生的神子。 </p><p>俄利根是東方教會影響最大的神學家,亞流派及正統派都引用其論點以為支持。他若是異端派之父,那他也是正統派之父,因為正統派的三一論論述也是以他的神學為基礎。 </p><p><br /> 二 辯道士的特色 </p><p>(一)對教會內的異端提出辯正。 </p><p>(二)為神學作系統化的建設。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六章_君士坦丁大帝"><span id=".E7.AC.AC.E5.85.AD.E7.AB.A0_.E5.90.9B.E5.A3.AB.E5.9D.A6.E4.B8.81.E5.A4.A7.E5.B8.9D"></span>第六章 君士坦丁大帝</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8" title="编辑章节:第六章 君士坦丁大帝"><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教會見容於帝國 </p><p>教會在羅馬帝國中長期受逼迫兩個多世紀,但是黑夜終將結束,忍耐到底終必得救。教會經過了長期的等候和盼望,終於等到了在政治上得自由的日子。使這自由得以實現的歷史人物就是君士坦丁大帝。教會和羅馬帝國的關係,以及兩者未來的走向,都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時候來到了轉捩點。而這轉變之所以發生,卻也正是因為君士坦丁自己的政治生涯來到了轉捩點。因此最終不是人,而是上帝在掌管著歷史。教會受苦的日子已經夠了,上帝的手開始動了。 </p><p><br /> 一 米爾文橋(Milvian Bridge)之役 (312) </p><p>君士坦丁與政敵馬克森狄(Maxentius))在羅馬附近台伯河(Tiber River)之上對陣,敵軍數目三倍於君士坦丁者。 </p><p>決戰前一日君士坦丁見西沉日頭上一十架,寫著「Hoc Signo Vinces(靠此記號得勝)」,君士坦丁下令兵士將基督名字的希臘文頭兩個字母CR刻於盾牌上,第二日君士坦丁大勝。君士坦丁因此而心向基督教,但遲至他過世前才受洗。 </p><p><br /> 二 米蘭上諭(Edict of Milan, 313) </p><p>君士坦丁與他的盟友理吉紐(Licinus)在313年共同頒佈了米蘭上諭,停止對基督徒的逼迫。 </p><p>米蘭上諭的要點: </p><p>(一)給與個人良心自由的權利 </p><p>(二)給與基督教法律上的保障 </p><p>(三)使帝國內宗教都有平等地位 </p><p>(四)發還逼迫時代所沒收的教會財產 </p><p><br /> 三 帝國統一 </p><p>君士坦丁與理吉紐又發生戰爭,故理吉紐治下的基督徒又遭逼迫,直至324年君士坦丁打敗理吉紐統一帝國為止。 </p><p><br /> 貳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歷史的重要性 </p><p>一 使教會成為特權階級: </p><p>教會職員減免稅捐、皇家主持興建教堂。 </p><p><br /> 二 教會從文化抗衡的角色成為文化的主流: </p><p>新都君士坦丁堡成為基督教勢力獨大的城市。 </p><p><br /> 三 教會與國家成為一體。 </p><p>四 教會充斥沒有信仰經歷的人。 </p><p>五 皇帝為求帝國統一插手教會爭端,並以武力對付非主流教會。 </p><p>六 羅馬主教地位因君士坦丁遷都東方而在西方拉丁民族中大大提升。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七章_成長與改變"><span id=".E7.AC.AC.E4.B8.83.E7.AB.A0_.E6.88.90.E9.95.B7.E8.88.87.E6.94.B9.E8.AE.8A"></span>第七章 成長與改變</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9" title="编辑章节:第七章 成長與改變"><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至313年為止的傳佈與成長 </p><p>到主後約500年時,基督教可說已經贏得了羅馬帝國,雖然當時多數人的信仰只是形式上的。主後529年,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關閉了雅典古老的哲學學院(The Academic)則為標識此一轉變的事件。 </p><p>這五百年又可以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p><p>君士坦丁時,信徒約五百萬到一千萬。 </p><p>教會傳佈的範圍:除了說希臘話及拉丁語的地區,向西還包括高盧與北非的一些非拉丁族群,向東已使亞美尼亞成為基督教國家,另外基督教也立足於一些敘利亞語族群、古埃及族群、阿拉伯人中,也可能已到達哥德人、喬治亞人及印度人中。 </p><p>教會此時已是羅馬帝國中僅次於帝國之最強、分佈最廣的組織。帝國既無法消滅教會,現在轉而與教會結盟了。 </p><p><br /> 貳 新約教會與君士坦丁時的教會之比較 </p><p>一 獨裁的主教制 </p><p>(一)權柄集中於主教身上 </p><p>(二)聖職人員有別於平信徒 </p><p>在第三世紀初已顯然劃分。 </p><p><br /> 二 教牧職務 </p><p>教會主要教牧職務分三層 </p><p>主教、長老、執事;新約中只有二層。 </p><p>另有一些次要職務在他們之下。 </p><p><br /> 三 教會生活的改變 </p><p>(一)禮拜與節期 </p><p>A.聖餐神秘客觀化:聖餐成為禮拜時最重要最神聖的節目。 </p><p>B.大齋期(Lent):復活節前的齋戒祈禱期,由四十小時發展到四十天。 </p><p><br /> (二)非基督教因素滲入教會 </p><p>A.對殉道者遺物的崇敬 </p><p>B.聖徒崇敬的萌芽 </p><p><br /> (三)聖禮的發展 </p><p>A.洗禮 </p><p>(1)洗禮成為得救所必須。 </p><p>(2)洗禮成為有赦罪之效:有延後受洗的趨勢。 </p><p>(3)嬰兒洗:第一次記載於愛任紐,至第六世紀才為教會所普遍遵行。 </p><p>(4)澆水禮:在十二使徒遺訓中即為一可替代浸水禮的方式。但浸禮仍為教會主要的洗禮方式,直到第九世紀。 </p><p><br /> B.主餐 </p><p>(1)永生之葯:主餐成為得救所必須的永生之葯(伊格那修的用詞)。 </p><p>(2)基督身體客觀同在。 </p><p>(3)主餐獻祭觀:至居普良時已發展成熟。 </p><p><br /> (四)教會的世俗化 </p><p>A.第二代以下信徒增加,缺少信仰的經歷。 </p><p>B.教會不再追求成聖,反成了靈魂得救的渡口。 </p><p>C.雙重道德標準出現:導致聖職人員的獨身、修道主義興起及一般信徒的靈性低落。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八章_修道主義"><span id=".E7.AC.AC.E5.85.AB.E7.AB.A0_.E4.BF.AE.E9.81.93.E4.B8.BB.E7.BE.A9"></span>第八章 修道主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0" title="编辑章节:第八章 修道主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修道主義的發展 </p><p>一 獨修式 </p><p>(一)修道主義起始於安東尼(Anthony, c.250-356?)。 </p><p>A.生於埃及,為科普特人。 </p><p>B.領受基督對那少年官的要求,捨棄一切,約270年時,在本村中發願度禁慾生活。 </p><p>C.十五年後離群索居至死。 </p><p>D.他常常禁食禱告,以克勝邪靈的折磨及肉體的引誘,好能親近上帝。 </p><p>E.有許多人起而效法。 </p><p><br /> (二)獨修盛行於敘利亞,四世紀初由西緬(Simeon)發展出坐柱修道派(Stylites),他坐柱上共三十年,直到死時。 </p><p><br /> 二 團修式: </p><p>(一)帕科繆(Pachomius, 292-346)式: </p><p>A.創設第一所基督教修道院(約315-20)於埃及南部。 </p><p>B.他原為獨修,後因感生活不規則而改團修。 </p><p>C.後又設女修院。 </p><p>D.死前在埃及共設十所修院。 </p><p><br /> (二)巴西流式: </p><p>A.小亞細亞盛行團修式修道,得力於該撒利亞的巴西流十多年(c.360-379)的提倡。 </p><p>B.規條均稱巴西流規條。 </p><p>C.較帕科繆式注重共同生活。 </p><p>D.重工作、祈禱及讀經。 </p><p>E.重視出外服務行善。 </p><p>F.不主張極端禁慾。 </p><p><br /> 三 西方的修道運動 </p><p>(一)初有亞他那修、耶柔米、安波羅修及奧古斯丁等的鼓勵。 </p><p>(二)陸續有修道院建立,但各有其規條。 </p><p>(三)本篤(Benedict, c.480-547)為西方修道主義的改革者。 </p><p>A.約500年於羅馬東方山區開始獨修。 </p><p>B.529自建修道院於羅馬與那不勒斯途中的山上。 </p><p>C.他的修道院規條合乎中庸之道。 </p><p>D.著重敬拜、工作與研讀。 </p><p>E.漸為西方包括義大利、英國、德國及法國的修道院所遵行。 </p><p><br /> (四)塞爾特(Celtic)修道院 </p><p>A.五至七世紀盛行於愛爾蘭、蘇格蘭及英格蘭。 </p><p>B.著重神秘奮興精神,不重紀律。 </p><p>C.最卓著的貢獻是宣道熱忱及學術。 </p><p>D.保存希臘文的研究又發展了賽爾特基督教藝術。 </p><p><br /> 貳 修道主義的起因 </p><p>一 成為國教前: </p><p>(一)基於相關的聖經教訓:保羅以為獨身較可自由事主;天國已近,不煩嫁娶;天國不嫁不娶,獨身可見證天國。 </p><p>(二)教會中的雙重道德標準──一般的及更高的 </p><p>(三)希臘哲學的禁慾趨勢──如俄利根之例 </p><p><br /> 二 成為國教後: </p><p>(一)信徒道德水準降低:虔誠者就特著重禁慾生活。 </p><p>(二)殉道的虔誠轉以禁慾表達。 </p><p>(三)公共崇拜的儀式化:產生追求個人自由親近上帝的需要。 </p><p><br /> 參 修道主義的評價 </p><p>一 優點: </p><p>(一)修道院成為實驗農場。有助提升農業技術。 </p><p>(二)在後來的黑暗世紀中成為教育及學術的傳承者。 </p><p>(三)修士,特別是不列顛的修士,是中世紀的宣教士。如愛爾蘭的科倫巴(Columba)使蘇格蘭歸信基督。用的是集體歸信法。 </p><p>(四)修道院成了社會弱勢人群的避難所,提醫療、行旅服務及心靈庇護等。 </p><p>(五)產生中世紀教會最好的領袖。 </p><p><br /> 二 缺點: </p><p>(一)許多人才進到修院使得社會上人才不足。 </p><p>(二)獨身使得這些好人才不能生養優秀的下一代。 </p><p>(三)教會中產生雙重靈性道德標準。 </p><p>(四)多數只為追求自己的靈命,帶來靈性的驕傲。 </p><p>(五)修院生活在富裕之後變為懶惰、貪婪。 </p><p>(六)修士的服從性有助於教權階級的發展。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九章_教會大會與信經"><span id=".E7.AC.AC.E4.B9.9D.E7.AB.A0_.E6.95.99.E6.9C.83.E5.A4.A7.E6.9C.83.E8.88.87.E4.BF.A1.E7.B6.93"></span>第九章 教會大會與信經</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1" title="编辑章节:第九章 教會大會與信經"><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亞流爭議 </p><p>亞流為亞力山太的學者,主張基督是最高的受造物,不同於神,也不同於人,是神與人間的第三者。 </p><p>主教亞力山大則主張基督與父是同本體的。 </p><p><br /> 貳 尼西亞大會的重要性 </p><p>一 這是第一次的大公會議,由全國的各地的主教參加的,約二百五十至三百人。 </p><p>二 由皇帝召開,國家出資。 </p><p>三 訂定有強制性的尼西亞信經。 </p><p>四 宣示基督與聖父是同本體的,非受造的。 </p><p>五 會議結論藉武力執行,放逐異議主教。 </p><p><br /> 參 尼西亞後的亞流爭議 </p><p>尼西亞會議後,亞流派並未完全消失,且多次反撲。在君士坦丁末年,就曾接受亞流的緩和主張,而把堅持反亞流的亞他那修放逐。當君士坦丁死後,政局不穩。在政爭與內戰後,最後出線的皇帝是君士坦修(Constantius)。他是傾向亞流主義的。在他出任皇帝前就已逼迫尼西亞派的領袖,當他統一帝國後,更加如此。 </p><p><br /> 肆 加帕多家(Cappadocia)三傑: </p><p>加帕多加省該撒利亞(Caesarea)的巴西流(Basil)、拿先素斯(Nazianzus)的貴格利(Gregory)和女撒(Nyssa)的貴格利(Gregory)。此鐵三角分別擅長於教牧、佈道及神學(如保羅所說「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三人合力保住正統的尼西亞教義。是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中新尼西亞正統神學得勝的功臣。 </p><p><br /> 伍 君士坦丁堡會議 </p><p>當380年正統派將軍提奧多修進入君士坦丁堡後,將亞流派領袖從京城趕出,又接受群眾推舉的拿先素斯貴格利為主教。 又召開了君士坦丁堡大會。會中重新確認了尼西亞大會關於基督俱完全神性的教義,此外又肯定聖靈也俱完全的神性。如此三一教義才算完整。會中將尼西亞的信經稍作修改,成為現在通行的尼西亞信經,又稱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章_教會與帝國"><span id=".E7.AC.AC.E5.8D.81.E7.AB.A0_.E6.95.99.E6.9C.83.E8.88.87.E5.B8.9D.E5.9C.8B"></span>第十章 教會與帝國</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2" title="编辑章节:第十章 教會與帝國"><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猶利安(Julian, 361-63): </p><p>猶利安是君士坦丁之後唯一的異教皇帝。因為君士坦丁死後的政爭中,猶利安的父親為奉基督教的繼任者君士坦修(Constantius)所殺,故自幼對基督教反感。他雖然採取了一些逼迫基督教的措施,但已不能撼動基督教在帝國的地位。 </p><p><br /> 貳 成為國教: </p><p>380年東方統治者提奧多修(Theodosius the Great) 與西方皇帝格拉典(Gratian)共頒一道上諭,定基督教為帝國唯一合法宗教。至394年帝國中所有異教的政治勢力均遭根除。 </p><p><br /> 參 教會與帝國聯姻的利弊 </p><p>一 教會人數增加,但教會的信仰品質反倒低落。 </p><p>二 教會得到財富、政治等俗世權勢,但教會不一定更有聖靈的權能。 </p><p>三 異教根除,但異教遺傳經轉型後滲入教會。 </p><p>四 帝國開始介入教會屬靈及神學的事務。 </p><p>五 教會得勢後也開始逼迫異教及異端,如同以前異教逼迫教會一般。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一章_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span id=".E7.AC.AC.E5.8D.81.E4.B8.80.E7.AB.A0_.E8.87.B3451.E5.B9.B4.E7.9A.84.E4.B8.BB.E8.A6.81.E7.A5.9E.E5.AD.B8.E7.88.AD.E8.AB.96"></span>第十一章 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3" title="编辑章节:第十一章 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基督的神性問題 </p><p>上帝的獨一性及基督的神性如何相容的問題。 </p><p><br /> 一 以便尼派: </p><p>耶穌是靠聖靈的能力而為彌賽亞;完全否認耶穌的神性。 </p><p><br /> 二 諾斯底派: </p><p>主張因基督而得特別知識以得救;靈善物惡二元論;基督為造物工師;幻影說的基督論。愛任紐大力駁斥。 </p><p><br /> 三 神格唯一論: </p><p>(一)動力論: </p><p>代表人物為撒摩撒他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嗣子說的基督論。 </p><p><br /> (二)形相論: </p><p>代表人物為撒伯流(Sabellius),一個本體依次以三個形相表現。特土良力駁之,著《反帕克西亞》(Against Praxeas),主張三個位格共一本體。 </p><p><br /> 四 亞流vs.亞他那修(c. 296-373) </p><p>基督是 </p><p>受造物    與父同本體 </p><p>有起始    與父同永恆 </p><p>不同本質,不全知父    與父同等 </p><p>會改變,可能犯罪 </p><p>只是被尊稱為神,不真是神 </p><p><br /> 五 結果: </p><p>(一)兩次大公會議 </p><p>A.尼西亞大會(325)-帶咒詛的信經 </p><p>B.君士坦丁堡大會(381)-確認尼西亞大會的決議。 </p><p><br /> (二)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p><p>即今日的尼西亞信經,是由迦克敦會議所通過,內容可能是君士坦丁堡大會基於類似耶路撒冷的區利羅之教理問答(c. 345)的信經所制定。 </p><p>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及亞他那修信經是羅馬天主教及許多更正教宗派如信義宗所接受的三大古信經。 </p><p>亞他那修信經並非由亞他那修所寫,乃是約AD500用拉丁文所寫,而冠上其名,原作者不詳,內容針對亞流派及涅斯多流派。 </p><p><br /> 貳 聖靈的神性 </p><p>敵聖靈派:在尼西亞會議後,有一些神學家雖然接受聖子與聖父同質,但不接受聖靈與父和子同質。他們被稱為敵聖靈派(Pneumato-machians)。亞歷山太會議(synod) (AD362)將此派定罪,等於也將亞流派定罪,因而確定了正統派最後將勝利。 </p><p><br /> 參 人的本性與神的恩典 </p><p>西方教會較重實際,東方較重玄思,所以神論與基督論的爭論發生在東方,人性論與拯救論的爭論則發生在西方。 </p><p><br /> 一 伯拉糾(c.360-c.420) </p><p>伯拉糾是英國的修士,他在道德修為上有很高的名聲。他405年在羅馬讀到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所禱告的:「求你賞賜你所命令的,命令你所定意的」 這句話很不以為然。這樣的說法似乎把人看成是上帝手中的傀儡。 </p><p><br /> (一)人性論: </p><p>A.人有完全的自由意志和相應的責任。這一點是伯拉糾思想的基石。 </p><p>B.每個人像亞當一樣是一個新的受造物,並不特別傾向犯罪。 </p><p>C.也沒有任何特別外力能使人的意志一定要選擇善。 </p><p>D.關於原罪,伯拉糾不講藉身體而遺傳的罪性,也不講罪咎,而說世人都犯罪乃因亞當開始的壞榜樣與積習代代相傳。 </p><p><br /> (二)拯救論: </p><p>A.教導的恩典:上帝賜給人聖經、理性和基督的榜樣來幫助人。 </p><p>B.寬恕的恩典:人如果悔改並且努力行正路又彌補他所行的惡,上帝就給他寬恕的恩典。但這恩典並不幫助他的意志,只是赦免他的罪。 </p><p>C.嬰兒洗禮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沒有原罪。 </p><p><br /> 二 奧古斯丁 </p><p>(一)人性論 </p><p>A.亞當原有自由選擇善惡,但亞當犯罪使得所有人都受罪的綑綁。 </p><p>B.每個人因為是亞當的後裔都有原罪。 </p><p>C.人的意志是完全的敗壞了,在得救的事上意志完全沒有用。 </p><p><br /> (二)拯救論: </p><p>A.只有蒙揀選的人因上帝在基督裡的恩典可以得救。 </p><p>B.重生完全是聖靈的工作,意志沒有用。 </p><p>C.上帝加力給人的意志,使人的意志能接受救恩。 </p><p><br /> 三 結果: </p><p>伯拉糾在以弗所所召開的第三次大公會議(AD431)中被定罪。 </p><p>後又有半伯拉糾派興起,由John Cassian為首,認為人的意志與上帝的恩典,在人的得救上各居一半地位。此派在AD529的Orange會議中被定罪。 </p><p><br /> 肆 基督的神人二性 </p><p>此問題的辯論是在亞歷山太與安提阿兩學派之間。亞歷山太學派強調基督的神性,以確保基督裡的啟示是從神而來的。安提阿學派則強調基督的人性,因為他必須是人才可以是救人。 </p><p><br /> 一 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us, c.310-390) </p><p>他為了支持三一論,要解釋Logos是如何在基督裡成了肉身,於是主張基督的靈是Logos,他沒有人的logos,只有人的魂與身體,且後者是受Logos的主宰。對亞歷山太學派來說這是完全可以接受,只要耶穌能以神的身份說話,還有身體能與人類溝通就可以。他否定了基督完全的人性。加帕多家教父之一的女撒的貴格利就說:「他沒有取的,他就沒有拯救。他拯救他所聯合於神性者。如果亞當只墮落了一半,那麼基督就有可能只取一半也只救一半。但如果全部的人性都墮落了,那麼全部的人性都必須合一於道才能完整得救。」 </p><p>亞波里拿留在君士坦丁堡大會中被定罪。 </p><p><br /> 二 涅斯多留(Nestorius, c.381-c.452) </p><p>他428年成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他不喜歡人們稱馬利亞為「上帝之母(theotokos, God-bearer)」,認為此稱呼會混淆了基督的人性與神性。因此他主張改稱「基督之母」,意指馬利亞只是耶穌這人的母,而非其神性之母。他主張基督有二性,二性表現於二位格,一為神,一為人。為人的基督在凡事上順服為神的基督。如此使得基督不是神-人,而是神在人裡,神人並存。但這說法使得道成肉身有了問題,因為道並沒有真正的取了人性。此說在431年的以弗所大會──第三次大公會議中被定罪。 </p><p>涅斯多留派並未消失,流傳於帝國東部並傳於波斯及印度,甚至於AD635由阿羅本(Alopen)傳入中國。在1625年發現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著AD700時被稱為景教的涅斯多留派基督教在中國的盛況,但在第九世紀唐武宗滅佛時,一併被消滅了。 </p><p><br /> 三 優提克斯(Eutyches, ca.378-454) </p><p>因對涅斯多留反動,優提克斯認為基督神人二性混合為一,但卻重其神性而輕其人性。他認為基督是來自於兩性,但合為一性。此說之結果等於否定基督的人性的真實。449年在以弗所開大會以政治運作將反對此說的安提阿派人士定罪。羅馬主教Leo I對此問題也寫信提出看法,但大會不許宣讀此信。利歐稱此會議為「強盜會議(The Robber’s Synod)」。 </p><p><br /> 四 迦克敦大會(Chalcedon, 451)──第四次大公會議 </p><p>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支持優提克斯的皇帝從馬上摔下,跌斷了脖子。他的姐妹繼位,是支持羅馬的立場的。她召開了迦克敦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罪,羅馬主教利歐一世(Leo I)寫的「大卷(Tome)」在會中對基督一性論的駁斥為多數人所接受,其基督論基本上就是特土良早已主張的「兩個本性在一個位格中」。此會議沒有信經,卻宣佈了「信仰定義」。並未正面表述基督的二性是如何合於一位格中,只是負面的聲明基督的神人二性沒有混合(con-fusion)、改變(change)、分割(division)或分離(separation)。 </p><p><br /> 五 基督一性派(Monophysite) </p><p>優提克斯的跟隨者並未消失,後來稱為基督一性派。直到今日仍有超過一千五百萬的此派信徒存在於埃及、衣索比亞、黎巴嫩、土耳其及俄國的科普特教會中。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二章_尼西亞後教父"><span id=".E7.AC.AC.E5.8D.81.E4.BA.8C.E7.AB.A0_.E5.B0.BC.E8.A5.BF.E4.BA.9E.E5.BE.8C.E6.95.99.E7.88.B6"></span>第十二章 尼西亞後教父</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4" title="编辑章节:第十二章 尼西亞後教父"><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希臘教父: </p><p>一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ca.260-ca.340):教會歷史家 </p><p>著有《教會歷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c. 325)。 </p><p><br /> 二 亞他那修(Athanasius, ca. 296-373) </p><p>他是護衛尼西亞信仰的健將。在尼西亞大會之後的亞流派與尼西亞派的爭論中,堅定護衛並大力推廣尼西亞信仰,以致五次被放逐。 </p><p><br /> 三 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 ca. 330-379),該撒利亞的主教 </p><p>有三方面貢獻: </p><p>(一)創立以愛,神聖和順服為基礎的團修式修道主義。 </p><p>(二)建立修道院及主教關懷社會的原則。 </p><p>(三)護衛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確定一體(ousia)和三位(hypostaseis)的希臘用詞。 </p><p><br /> 四 拿先素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sus, ca. 329-ca.389) </p><p>與巴西流是同學及好友。 </p><p>以動人的講章為基督的完整神性辯護。 </p><p>君士坦丁堡會議中選為該城的主教,但因有爭議,他推辭不受。 以非受生(agennsia),受生(gennsia)及從出(ekporeusis)等詞確定父子聖靈的分別,以避免人們懷疑三一教義是撒伯流主義。 </p><p><br /> 五 女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 ca. 335-ca. 394) </p><p>是巴西流之弟,並為其按立為女撒主教。 </p><p>在君士坦丁堡會議中極力為尼西亞信仰辯護。 </p><p>進一步說明巴西流的體與位之區分。三位的分別是指其互相的關係是父為非受生、子受父之生及聖靈從父而出。體之合一則見於三位之相同屬性及對外行動之同一。 </p><p>大巴西流、拿先素斯的貴格利和女撒的貴格利合稱加帕多家三傑。 </p><p><br /> 六 金口約翰(John Chrysostom, ca. 347-407):解經家(expositor)及演說家 </p><p>約翰有一可與奧古斯丁之母摩尼加(Monica)相比的熱心且對兒子佔有慾強的母親──安素莎(Anthusa)。她二十歲守寡,全力栽培這個兒子,但不許他作修士。所以約翰就把自己的家變成小修道院,直到他母親過世才去山洞中修道。後來因為身子弄壞了,使他放棄了修道。他也發現獨修式修道主義的弊病:「許多從隱退的修道生活回到司鐸或主教之忙碌生活的人完全無法面對他們新工作的困難。」 </p><p>他在安提阿熱忱有力的講道使他馳名各處。君士坦丁堡的政客派兵把他強押到君士坦丁堡作主教,以免安提阿人反對。上任後他發現人們的信仰道德都墮落,極力以講道責備,後因批判皇后Eudoxia的華服並反對她在聖智堂設立她自己的像而在404年被放逐至死。 </p><p><br /> 貳 拉丁教父 </p><p>一 耶柔米(Jerome, ca.331-420):翻譯家、註釋家(commentator) </p><p>將聖經由原文翻譯成拉丁文,即武加大譯本,自天特會議至二十世紀為天主教的唯一官方譯本。 </p><p><br /> 二 安波羅修(Ambrose, ca.339-97):行政家及講道家 </p><p>米蘭主教出缺時,亞流派與正統派為選主教而起爭執,安波羅修以省長的身份進教堂維持秩序。突然,一孩童高喊:「安波羅修主教!」 兩派人皆應和。 當時他當未受洗,卻被選為主教。他也認為這是上帝的呼召,於是把金錢濟助窮人,接受洗禮,兩週後就任主教, 時為374年。 </p><p>安波羅修曾對抗皇后Justina要把一座堂交給亞流派的企圖。他率信徒佔據該教堂,用詩歌來扺擋外面的壓力。這是安波羅修在聚會中使用詩歌的起始。後來又在該教堂中發現兩位聖徒的遺骨而士氣大振。最後是皇后收兵,安波羅修獲勝。 </p><p>皇帝提奧多修因帖撒羅尼迦省長被暗殺,一怒之下屠殺了該城上千百姓。安波羅修曾修信反對, 之後則要求皇帝公開悔改才可領聖餐。皇帝順從了他。 </p><p><br /> 三 奧古斯丁(Augustine, ca.354-430):哲學家及神學家 </p><p>所有教父中最偉大的一位要推奧古斯丁。奧古斯丁是北非原住民,應當是黑種人。他母親摩尼加是虔誠基督徒,父親卻非信徒。父母栽培他教育,希望他藉修辭學能在上流社會出人頭地。他小時沒把希臘文學好,以後無法讀希臘文聖經,頗感懊悔。十六歲去到迦太基求學,後又去到羅馬,他雖然用功,但生活卻很腐化。母親為其迫切禱告。 </p><p>他仍有追求真理之心,但卻入了善惡二元論的摩尼教。後來去到米蘭任修辭學及演講學教授,很喜歡聽安波羅修講道,漸漸受他的影響。同時他也漸漸看出摩尼教的錯誤。在那時他聽說在埃及有幾千名修道士過著聖潔生活而大多沒有受什麼教育,他大受刺激,想到自己受這多教育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慾。他滿懷激動的到花園流淚哭泣,忽然聽見有小孩唱著歌謠說:「拿起來讀,拿起來讀。」他想這或是上帝要他做的事,他就拿起正好在手邊的保羅書信來讀,正讀到羅馬書13:13-14:「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就在這時他知道他悔改了,他已能下定決心離開過去的生活方式了。時當386年。 </p><p>他的神學貢獻是在與摩尼教、多納徒派和伯拉糾派的爭論中作成的。摩尼教是善惡二元,他卻以惡是善的虧缺來解釋惡,並強調自由意志來對付摩尼教的宿命論。多納徒派的爭論中他承繼居普良的教會論強調大公教會是唯一的教會,並認為聖禮的功效並不受施聖禮之人的資格的影響,所以多納徒派信徒回歸大公教會不需重新受洗,以此吸引多納徒派信徒回歸大公教會。在與伯拉糾的爭論中,伯拉糾引奧古斯丁的自由意志說攻擊他的恩典論,但奧古斯丁的恩典論終成正統教義。 </p><p>奧古斯丁的神學在後世影響非常大,不但天主教的神學受其影響,連馬丁路德及二十世紀的田立克都受他很深的影響。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2"><h2 id="第三部_中世紀"><span id=".E7.AC.AC.E4.B8.89.E9.83.A8_.E4.B8.AD.E4.B8.96.E7.B4.80"></span>第三部 中世紀</h2><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5" title="编辑章节:第三部 中世紀"><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三章_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span id=".E7.AC.AC.E5.8D.81.E4.B8.89.E7.AB.A0_.E4.B8.AD.E4.B8.96.E7.B4.80.E8.88.87.E6.95.99.E5.AE.97.E5.88.B6.E5.BA.A6.E7.9A.84.E7.94.A2.E7.94.9F"></span>第十三章 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6" title="编辑章节:第十三章 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中世紀的名稱及其意義 </p><p>中世紀的名稱是因其前後為兩個古典時期,之前為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之後為文藝復興的古典時期。此名稱為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者所起。時間為第五世紀羅馬帝國的傾覆到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之間的一千年。 </p><p>黑暗世紀是指中古早期之蠻族統治和知識衰退。但現在學者多不用這帶有價值判斷的詞。 </p><p><br /> 貳 中古世紀的分期 </p><p>一 中古早期:約500-800 </p><p>二 中古中期:800-1300 </p><p>三 中古晚期:1300-1500 </p><p><br /> 參 羅馬主教權力高漲 </p><p>君士坦丁前的教會的稱為古大公(Old Catholic)期。這時各地的主教是平等的。 </p><p>313年至590年(大貴格利即位)古大公教會漸漸變為以羅馬主教為首的羅馬天主教。 </p><p>313-450之間羅馬主教被認為是在同儕中居首的(the first among equals)。 </p><p>君士坦丁堡大會(381)承認羅馬主教的居首地位。 </p><p>君士坦丁堡主教則是「次於羅馬主教的最首(the primacy of honor next after the Bishop of Rome)」。 </p><p>利歐一世(Leo I)在位時(440-461)開始宣稱羅馬主教是高於其他主教的。 </p><p>皇帝瓦倫提諾三世於445年的上諭承認羅馬主教(時為利歐一世)在屬靈事務上的首要地位。羅馬主教所制定的就是「眾人的法律」。 </p><p>至此羅馬主教的首要性已得到教會及帝國雙方的承認。 </p><p><br /> 肆 羅馬主教權力高漲的原因: </p><p>一 保羅及彼得都在羅馬殉道。 </p><p>二 彼得居首有經文支持:太16:16-18;路22:31-32;約21:15-17。 </p><p>三 羅馬為古帝國首都,其主教自然地位崇隆。 </p><p>四 帝都東遷(330)使羅馬主教在西方成為屬靈與俗世事務的領袖。 </p><p>五 羅馬城陷落於西哥德人之手(410),標識著羅馬帝國的法治秩序崩解,其地位由羅馬主教權勢所取代。 </p><p>六 宣教修士們領人歸信後都要求他們效忠羅馬。 </p><p>這期間(313-590)產生許多強有力的羅馬主教。如利歐一世及大貴格利。 </p><p><br /> 伍 大貴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 590-604) </p><p>第一位教宗或謂為利歐一世,或謂為大貴格利。 </p><p>大貴格利拒絕讓君士坦丁堡主教長自稱為「普世主教(ecumenical bishop)」,當他得勢時他卻不這樣自稱,卻稱自己為「上帝萬僕之僕(the servant of the servants of God)」。他在位時沒有一位西方的主教敢違逆他的意志。他監督高盧、西班牙、不列顛、非洲及義大利的教會,設立主教。 </p><p>羅馬公教的教階制度及教會法規是羅馬帝國法制的翻版。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四章_中世紀蠻族"><span id=".E7.AC.AC.E5.8D.81.E5.9B.9B.E7.AB.A0_.E4.B8.AD.E4.B8.96.E7.B4.80.E8.A0.BB.E6.97.8F"></span>第十四章 中世紀蠻族</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7" title="编辑章节:第十四章 中世紀蠻族"><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蠻族入侵的起源 </p><p>從第二世紀至十一世紀,日爾曼語系的蠻族不斷入侵蹂躪大部份羅馬帝國的歐洲國境。因匈奴人向西移入東北歐,使得該地的蠻族向西南遷移。 </p><p><br /> 貳 蠻族入侵的動態 </p><p>蠻族的入侵,大致而言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侵襲。 </p><p>蠻族多為亞流派基督徒。亞流派之宣教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因其為異端,故沒有什麼資料可考。烏非拉(Ulfilas, 301-)的祖先是加帕多家的基督徒,在264年時為西哥特人所擄去。烏非拉從小就是基督徒。341年隨哥特使團入東羅馬帝國,為當時君士坦丁堡主教亞流派的尼哥美地的優西比烏封為哥特人的主教。 </p><p>曾攻破羅馬城的有西哥特人(Visigothics)阿拉利(Alaric)(410),還有汪達爾人(Vandals)該賽利(Gaiseric)(455)從北非渡海攻入。該賽利因為利歐一世的斡旋而沒有澈底破壞羅馬城。之前利歐一世也在452年與匈奴人阿提拉(Attila)交涉,而使羅馬城免於另一場浩劫。476年日爾曼族Odoacer攻陷羅馬城,罷絀小皇帝Romulus Augustulus,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東羅馬帝國則持續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才滅亡。 </p><p>蠻族於帝國內陸續定居後,則漸漸改信大公教,到第七世紀時則都已改信大公教了。 </p><p><br /> 參 蠻族與基督教的互相影響 </p><p>一 因羅馬帝國的秩序崩解,教會──尤其西方教會──突顯為維持新秩序要角。 </p><p>二 在蠻族破壞了的文明廢墟上,教會成為保存古代文明的主力。 </p><p>三 教會漸漸使得蠻族歸信基督,但也因此帶進不少異教風俗。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五章_回教的興起及傳佈"><span id=".E7.AC.AC.E5.8D.81.E4.BA.94.E7.AB.A0_.E5.9B.9E.E6.95.99.E7.9A.84.E8.88.88.E8.B5.B7.E5.8F.8A.E5.82.B3.E4.BD.88"></span>第十五章 回教的興起及傳佈</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8" title="编辑章节:第十五章 回教的興起及傳佈"><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回教的興起 </p><p>穆罕默德(Mohammed, c.570-632)是阿拉伯地區一游牧族的領袖。對猶太教與基督教都有些了解。他自稱是上帝的先知,上帝透過迦百列帶給他比耶穌更高的啟示。AD622年,他因宣揚一神教被多神教的商人從麥加給趕了出來,到了麥地那開始了第一個回教團體,集政教權威於一身,這年也成為回教紀年的元年。 </p><p><br /> 貳 回教的擴張 </p><p>穆罕默德死時阿拉伯的大部份已落入回教之手。之後的一百年是回教快速擴張的世紀。638年拿下了耶路撒冷,642年亞歷山太,647年開始攻打波斯並在651年後滅了波斯王國。659年又取下迦太基,711年越過吉布羅陀海峽,攻入西班牙,且翻過庇里牛斯山,威脅到西歐的心臟地帶。最後是在732年在法國西部的Tours被Charles Martel打敗才停止了回教這一波擴張。 </p><p><br /> 參 回教對基督教的影響 </p><p>一 許多基督教古城如耶路撒冷、安提阿、大馬士革、亞歷山太和迦太基等,都落於回教勢力之下。迦太基週圍的教會已完全消失,其他地區的教會雖被容忍,但都停止成長。 </p><p>二 拜占廷帝國原擁有近東及北非等地,現縮回至今日土耳其之境。 </p><p>三 基督教世界的範圍原包括整個地中海沿岸,現在的中心卻集中在以不列顛、法國及義大利為軸心的地區,君士坦丁堡成為邊陲區。 </p><p>四 回教阻絕了基督教向歐洲之外的地區宣教之路。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六章_神聖羅馬帝國"><span id=".E7.AC.AC.E5.8D.81.E5.85.AD.E7.AB.A0_.E7.A5.9E.E8.81.96.E7.BE.85.E9.A6.AC.E5.B8.9D.E5.9C.8B"></span>第十六章 神聖羅馬帝國</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19" title="编辑章节:第十六章 神聖羅馬帝國"><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神聖羅馬帝國的起源: </p><p>一 法蘭克人歸順羅馬 </p><p>神聖羅馬帝國的王系起源於法蘭克人。法蘭克人為日爾曼語蠻族之一。第五世紀時法蘭克人據有高盧北部。克洛維(Clovis)為法蘭克人一族長,原為異教徒。在一次戰役前許諾他信奉大公教的妻子,他若得勝就願歸信大公教。 他果然得勝,便於496年聖誕節與三千跟隨者一齊受洗。後來他擴張領土成為法國創業之王。 </p><p>法蘭克人是日爾曼人中最初歸服基督教大公教的,當時其他蠻族如哥德人、汪達爾人、布根地人(Burgundians)及倫巴底人(Lombards)等均信奉亞流派,因此法蘭克人就與羅馬教會的關係格外密切,但教權與王權卻是不斷地競爭。 </p><p><br /> 二 教會向北尋找保護 </p><p>568年倫巴底人入侵北義大利,與拜占庭爭奪對義大利半島的控制。第八世紀中葉君士坦丁堡的力量衰弱,教宗們開始向北尋求保護,與法蘭克王國結盟。 </p><p><br /> 三 教宗廢舊王立新王 </p><p>752年,教宗撒迦利亞(Zacharias)罷絀無能的愚人契兒得利三世(Childeric III, the Stupid),擁立有實權的攝政矮子皮平(Pepin the short)篡位為王。是為卡洛林(Carolingian)王朝。皮平為榔頭查理(Charles Martel)之子。皮平隨後兩次進入義大利討伐倫巴底人,並根據《君士坦丁御賜文》(Donation of Constantine) 給予教宗一塊領地,從此開始了所謂的「教會領土」,使得教宗成為屬世的統治者。自此教宗與法蘭克人的關係愈加緊密。 </p><p><br /> 四 教宗加冕新皇帝 </p><p>皮平去世(768)後,由兩個兒子卡勒門(Carolman)及查理同時統治,771年卡勒門去世後,則由查理獨攬大權。800年的聖誕節,教宗利歐(Leo)三世加冕查理為羅馬皇帝,世稱查理曼(Charlemagne, 意即大查理之意),為自476年以來的第一位皇帝。 </p><p><br /> 五 查理曼在教會史中的重要性 </p><p>(一)拯救教宗脫離倫巴底人的威脅。 </p><p>(二)他降服了撒克遜人,以武力將他們納入基督教會中。 </p><p>A.其加冕造成教宗有權廢立皇帝的先例。 </p><p>B.提倡文教,為中古後期的文明奠基。 </p><p><br /> 六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後的歐洲及亞非情勢──三大帝國: </p><p>(一)東羅馬帝國:歷史最久、國勢最弱,包括巴爾幹、小亞細亞及義大利南部。 </p><p>(二)回教阿拉伯帝國:最大,包括印度、波斯、敘利亞、巴勒斯坦、非洲北部。 </p><p>(三)神聖羅馬帝國:包括今日西中南歐洲的大部份。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七章_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span id=".E7.AC.AC.E5.8D.81.E4.B8.83.E7.AB.A0_.E5.B8.8C.E8.87.98.E6.95.99.E6.9C.83.E6.AF.80.E5.9C.96.E5.83.8F.E7.88.AD.E8.AD.B0"></span>第十七章 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0" title="编辑章节:第十七章 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前言 </p><p>在教會的崇拜中是否可以使用圖和像呢?如天主教的十字架上總有基督的雕像在上面。更正教則拒絕使用圖像。但對於使用圖像的爭議卻是始於希臘教會。 </p><p><br /> 貳 毀圖像爭議的發展 </p><p>第八世紀時,東羅馬皇帝利歐三世(717-40)發動禁止崇敬宗教圖像的運動,725年下令教會不得在崇拜中使用圖像。結果引起宗教界的叛變,利歐甚至動用軍隊執行其命令。教宗貴格利三世(731-41)在731年召開會議將一切反對圖像的人革除教籍。利歐爲了報復則不讓教宗管轄西西里及皇帝勢力所及的義大利地區。利歐之子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40-75)於754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廢棄圖像,將崇敬圖像者定罪,其中包括集東方神學大成的大馬色的約翰(John of Damascus,c. 700-c. 753)。 </p><p><br /> 參 毀圖像爭議的雙方論點: </p><p>一 贊成毀圖像的論點: </p><p>(一)舊約律法明言禁止爲上帝製作形像。 </p><p>(二)圖像的使用引人崇拜圖像而犯拜偶像的罪。 </p><p><br /> 二 反對毀圖像的論點: </p><p>(一)幾世紀以來教會都在使用圖像。 </p><p>(二)基督已道成肉身,是有形像的。所以爲基督製作圖像是可以的。 </p><p>(三)圖像本身並非崇拜的物件,而是指向當受敬拜的基督。 </p><p>大馬色的約翰曾說到圖像如何幫助他敬拜:「當我沒有書,或當我的思想如荊蕀般折磨我,不讓我享受閱讀時,我就到教堂去。她是所有心靈之疾的良方。圖像的鮮活吸引我的注意,俘獲我的雙眼‧‧‧,漸漸地將我的心引向對神的讚美。」 </p><p><br /> 肆 毀圖像爭議的原因: </p><p>一 東方及希臘思想輕視物質世界。 </p><p>二 猶太教和回教看尊敬圖像就是拜偶像,對基督徒多所批評。 </p><p>三 皇帝想引信奉摩尼教及保羅派等受東方二元論思想教派之新兵加入教會。 </p><p>四 修道士是提倡崇敬圖像最力者,他們的勢力及特權過大,皇帝思所節制。 </p><p>五 皇帝想得到過激的基督一性派的合作,他們強調基督的神性,而忽視基督的人性,自然會反對用圖像來描繪基督。 </p><p><br /> 伍 爭議的落幕 </p><p>利歐的孫子君士坦丁六世(780-797),因其十歲登基,由其能幹的母后愛琳(Irene)攝政。愛琳同情百姓的宗教情操,悄悄地終止了破除偶像的詔令。 787年她召開了第七次大公會議于尼西亞。出席會議中有三百五十位主教及教宗的代表。這是希臘教會承認的最後一次大公會議。大會決議所有圖像當受尊敬,但明言尊敬並非崇拜,對圖像之尊敬乃是尊敬圖像所代表的。但圖像爭議仍持續,仍有皇帝進行毀圖像政策,直到842年另一位母后提奧多拉(Theodora)攝政之時才確定恢復使用圖像。 </p><p>此爭議的一項附帶的後果是使得羅馬教廷與東羅馬帝國永久的分離,也使得東西方教會漸行漸遠。在這之前,羅馬仍靠東羅馬皇帝的保護。但毀圖像爭議不但引起教宗的反對,教宗也對東方教會是受到皇帝所控制而覺得反感。加之蘭巴底人入侵義大利,迫使教宗乞援于法蘭克人,終於使教宗永久與東羅馬帝國皇帝脫離關係。 </p><p><br /> 陸 結語: </p><p>圖像並不是絕對不能使用的。它幫助我們的想象,使我們對基督的印象更具體。基督的道成肉身,正是要把上帝的豊盛有形有體的彰顯出來。但是一般信徒的偶像崇拜的傾向卻是不可不防備的。因此避免將圖像置於敬拜的中心因當是必要的防範措施。 </p><p>更正教在宗教美術方面要比宗教音樂方面薄弱許多,應該是與更正教避諱圖像有關。更正教應當在這方面再多作發揮,使得宗教美術成爲信徒靈命的幫助,如同宗教音樂一般。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八章_東西方教會分裂"><span id=".E7.AC.AC.E5.8D.81.E5.85.AB.E7.AB.A0_.E6.9D.B1.E8.A5.BF.E6.96.B9.E6.95.99.E6.9C.83.E5.88.86.E8.A3.82"></span>第十八章 東西方教會分裂</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1" title="编辑章节:第十八章 東西方教會分裂"><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前言: </p><p>教會的分裂是教會歷史中不斷出現的現象。但教會的合一卻是教會的理想。無論是因基督在約翰福音所記載的爲門徒合一的禱告,或是因爲教會的分裂所産生的痛苦,或因教會分裂所産生的負面形象,教會總是以合一爲理想。教會爲什麽會分裂呢?教會分裂真的是不可免的嗎?如何避免教會的分裂呢?檢視教會史中最大的分裂或許可以使我們對教會分裂的問題有深入一層的瞭解。 </p><p><br /> 貳 遠因: </p><p>一 東西方文化差異:東方爲希臘文化,西方爲拉丁文化。 </p><p>二 東西方交通隔絕:在查士丁尼之後,東方帝國勢力又衰退,斯拉夫民族入侵巴爾幹,加上回教又阻絕了海路,使東西方愈行愈遠。 </p><p>三 查理曼帝國的興起表示羅馬不再需要拜占庭的保護。 </p><p>四 圖像之爭使西方認爲東方教會只是皇帝手中的傀儡。 </p><p><br /> 參 弗修分裂(Schism of Photius, 867) </p><p>一 分裂的發展 </p><p>弗修是他的時代最有名的學者。當時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伊格那修拒絕讓奪權成爲攝政的皇叔巴達斯(Bardas)領聖禮,結果遭到罷絀。巴達斯運作使弗修來接任。伊格那修和弗修都向教宗尼古拉尋求支援。因羅馬支援伊格那修,弗修就於867年宣佈整個西方教會爲異端,因爲他們擅改尼西亞信經,加入了「和子(filioque)」一詞。原信經說聖靈是「從父而出」(ex patre procedit)的,但西方卻將信經修改為:聖靈是「從父和子而出」(ex patre filioque prodecit)。而教宗也把弗修定為異端。 </p><p><br /> 二 「和子」爭議及使徒信經 </p><p>此信經的修改應是在西班牙的托利多會議(586)中所作的, 後傳入法國。在查理曼的皇家教堂中之信經宣讀中都包括「和子」一詞。當法蘭克僧侶來到東方頌讀信經時,因加入這個詞而引起東方教會的訝異,質問誰有權柄更改大公會議的古老信經。此爭議的附帶結果是使徒信經的受重視。教宗因不想得罪法蘭克和拜占庭,所以開始使用這幾乎爲人所遺忘的古信經。因著羅馬教會的影響,使徒信經取代了尼西亞信經而爲西方教會最普遍使用的信經。 </p><p>三 爭議落幕 </p><p>此次分裂持續超過二十年,直到東方皇帝與教宗尼古拉都死了。爭議的結果似乎是東方占了上風。繼任教宗約翰八世承認了弗修的合法地位。 </p><p><br /> 肆 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 </p><p>一 1054年的分裂 </p><p>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裂,其導火線卻顯然是一件小事情。當時君士坦丁主教長米迦勒賽路拉流(Michael Cerularius, 1043-59),因西方教會在聖餐使用無酵餅而將之定罪,其實西方如此作法已行之有年。利歐九世因而差樞機宏伯特(Humbert)和兩位特使到東方去調解。但愈談歧見愈深,終於在1054年7月16日,羅馬代表把對主教長及其下屬拒絕相交(ex-communication)的敕令放于聖智堂的祭壇上。輸人不輸陣,東方主教長也開會咒詛 羅馬教宗和他的跟隨者。自此羅馬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正式分手。這互相的開除教籍一直要到1965年12月7日才由保祿六世及雅典那哥拉撤除。 </p><p><br /> 二 分裂的後果 </p><p>(一)合一運動難爲功 </p><p>但東方教會願意與後來的更正教談復和。 </p><p><br /> (二)東方教會在教會史中被孤立 </p><p>但東方教會在對俄國的宣教頗有果效,使俄國成爲東正教國家。 </p><p>(三)東方對世界的影響力不及西方。 </p><p><br /> 伍 結語: </p><p>教會的分裂不是主所喜悅的事。但卻在教會史中一再發生。教會應當悔改,從自己開始悔改,而不是期待他人先悔改。也要尋求在主裏的交通,一起禱告、敬拜、查經,彼此祝福。 </p><p>教會的統一並不能保證教會的合一。制度與組織上沒有統一也並不表示不能合一。 </p><p>教會的合一從我們的身邊作起。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十九章_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span id=".E7.AC.AC.E5.8D.81.E4.B9.9D.E7.AB.A0_.E5.B8.9D.E5.9C.8B.E8.A1.B0.E9.80.80.E5.8F.8A.E6.95.99.E6.AC.8A.E4.B8.8A.E5.8D.87"></span>第十九章 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2" title="编辑章节:第十九章 帝國衰退及教權上升"><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查理曼死於814年,他的帝國立即呈現危機,不過三代,即告解體。教廷一時仍俱權威,但隨後也腐敗不振。 </p><p><br /> 壹 迦洛林王朝的衰滅及其影響 </p><p>查理曼之後,皇位傳于其獨子虔誠路易(Louis the Pious, 814-40)。路易之後,其三個兒子爭奪王位。843年三兄弟締結凡爾登條約(The Treaty of Verdun),將帝國三分。長子洛塞(Lothair)享有皇帝的尊號,領有從北海沿岸往南,通過帝國中央至羅馬的一條縱約千哩,寬百餘哩的地帶。這地帶包括萊茵河和隆河流域的大部分,以及義大利半島的大半。其弟日爾曼人路易(Louis the German)分有洛塞領地以東說日爾曼語的地方。禿頭查理(Charles the Bald)則分有以西說拉丁變語的部分。這兩人都用法蘭克王號。凡爾登條約大體劃出了後世德國與法國的疆域,以及稱爲「中王国」的仲介地帶。而這仲介地帶後世就爲德法兩國爭奪不休,下至二十世紀。 </p><p>帝國至此已分裂而漸衰,各地貴族日張。其後曾由東法蘭克王日爾曼人路易之子胖子查理(Charles the Fat, 876-87)統一帝國(881),但887年他因抵禦北人(Norsemen, 即斯堪地那維亞來的北方蠻族)不力,而爲西法蘭克貴族所廢黜,隔年逝世。加洛林帝國至此解體。 </p><p><br /> 貳 新一波蠻族入侵 </p><p>中古世紀之開始,是因以日爾曼爲主的蠻族入侵羅馬帝國,摧毀了古典希臘羅馬文化。中世紀中期,雖有加洛林王朝一時之復興,但接著又有一波的蠻族入侵,使得歐洲再次陷入混亂。 </p><p>此新一波的蠻族入侵,東有匈牙利人,而爲患最重的是從北而來的斯堪地那維亞人,在歐洲被稱爲北人(Norsemen)。他們擁有高超的航海技術,在加洛林王朝開始衰退時,正是他們開始攻擊法國北部海岸之時。不久,他們發現要登陸打劫也不難。繼之,他們又發現可以順著河道逆流而上,劫掠歐洲內陸,甚至占地而居,劃地爲王。十一世紀時,英格蘭是由丹人卡牛王(King Canute of the Danes)統治,他同時也統治丹麥、瑞典、挪威等地。北人曾經於845年劫掠了巴黎。他們向西打劫西班牙的基督教及回教區的沿岸,更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並從回教徒手中奪得西西里島,定居其上。他們也進而登陸義大利,佔據半島南部。在法國他們占居北部濱海之地,此地後稱諾曼第(Normandy),意即北人之地。 </p><p><br /> 參 封建制度的興起 </p><p>一 封建制度的起因 </p><p>(一)回教徒鎖國,使貿易中斷,貨幣經濟消條,土地就是財富,上對下的封賞只能給土地,造成土地分割日細。 </p><p>(二)帝國分裂,無統一的中央政權。 </p><p>(三)北人入侵,各地權貴建立武力自保。 </p><p><br /> 二 原則: </p><p>領主(lord)將土地封賞給屬臣(vassal),所賞之土地稱爲采邑(fief)。領主必須保護其屬臣(vassal),屬臣必須服務其領主,尤其要爲他作戰。 </p><p><br /> 三 封建制度對教會的影響 </p><p>(一)主教及修道院因擁有土地而成領主,也擁有自己的武力。 </p><p>(二)主教及修道院長因而成爲權貴之位,爲各方勢力所垂涎。 </p><p>(三)世俗權貴企圖以利以勢控制其領土內聖職之任命。 </p><p><br /> 肆 教宗乘機擴張教權 </p><p>因帝國解體,教權便得機會高漲起來,教宗成了義大利境內最有權勢的人。 </p><p>一 利用《僞依西多爾敕令集(Pseudo-Isidorian Decretals)》提高教宗權威 </p><p>此文件乃由一些希望教會職務不受地方政治勢力所決定的教會人士于九世紀中葉所杜撰,聲稱收集自第一世紀羅馬革利免至第八世紀期間各教宗及會議所作之決定。根據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宗申訴,主教和教宗均不在屬世政府轄管之下。這文件爲人所輕信有五、六個世紀久,直到1433年Nicholas de Cusa才指出其爲膺品。 </p><p><br /> 二 教宗要求宗教上與政治上的絕對權力──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 858-67) </p><p>在大貴格利至貴格利七世之間,教權聲勢之顯赫無出尼古拉一世之右者。他以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爲理想,引用《僞依西多爾敕令集》,希望使教會高過一切世界權勢,全教會的統治者爲教宗,所有主教爲教宗的使者。他迫使中王國的洛林(Lorraine)王放棄已得兩位大主教同意的休妻計劃。他又以主教保護人自居,恢復了被有權有勢的理姆斯(Rheims)大主教興克馬(Hincmar)所革職的一位主教。他的主要敗績是支援君士坦丁堡遭皇室革職的主教長伊格那修,反對繼任者弗修。反對不成,反而弗修在867年于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以西方信經擅加「和子」一詞而將尼古拉定罪。尼古拉欲伸張教權於東方教會的企圖不但失敗了,也使得東西方教會惡感日深,終於1054年完全決裂。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章_教權衰弱與復起"><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7.AB.A0_.E6.95.99.E6.AC.8A.E8.A1.B0.E5.BC.B1.E8.88.87.E5.BE.A9.E8.B5.B7"></span>第二十章 教權衰弱與復起</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3"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章 教權衰弱與復起"><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教廷的腐敗與教權的中衰 </p><p>歐洲在九世紀中雖因帝國解體使得教宗權位上漲一時,在尼古拉一世之後,哈德良二世也堅持他前任者的政策,也與洛林王洛塞二世衝突。在羅馬南方的卡西若山(Monte Cassino)修道院中,洛塞出現要領聖餐,教宗當場咒詛他和他的朝廷。後來在朝中爆發了一次可怕的傳染病,洛塞也列名死亡名單之中,這時教宗大受人們畏服。 </p><p>但是從下一位教宗若望八世,教權就開始走下坡了。他是被人謀殺在宮中,據說給他下毒的僕人看他死的慢,就用大木槌把他的頭打破。之後教宗更叠頻繁。教宗一職淪爲羅馬甚至德法各方權貴勢力爭奪的目標。教宗有被勒死的,有被繼任者打入地牢餓死的。有時同時有兩個教宗,甚至三個教宗。接下來的教宗有把前任屍體挖出示衆審判再分屍丟入河中的。 </p><p>有教宗士求三世(Sergius III)與有夫之婦私通者,此女瑪洛西亞(Marozia)出於義大利大有權勢的家族。此女與其夫後來又監禁再悶死後任教宗,之後又把她與士求的私生子送上教宗寶座。再過二十五年她的孫子也作教宗(若望十二世, 955-64)了,後來她的一位侄甥也作了教宗。然後另一個侄甥勒死了之後的一位教宗。接著又有一位教宗被毒死或餓死,下此毒手的人成了教宗後,自己又被人毒死。有皇帝任命自己的侄甥作教宗,有貴族任命十五歲的教宗。 </p><p>到了1046年,這時同時有三位教宗。最後是由日爾曼王亨利三世(1039-56)出來干預,召集了一個會議,罷黜三位教宗,另立革利免二世爲教宗。會中並通過諭令反對教會腐敗及西門主義。西門主義就是以金錢購買聖職的行爲。革利免也投挑報李,加冕亨利爲皇帝。 </p><p>未幾,革利免過世,亨利決定要讓極具改革熱忱的布魯諾(Bruno)作教宗。但布魯諾認爲教宗不該由皇帝任命,而應當是由羅馬的人民選出。因此他決定以朝聖的姿態去到羅馬,讓羅馬人民來選他作教宗。他帶著兩位能幹的助手,就是希勒德布蘭(Hildebrand)和宏伯特(Humbert)。希勒德布蘭就是以後的教宗貴格利七世。這幾個人將西方教會帶進到一個新的時代。 </p><p>分析這段時間教權腐化衰退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義大利權貴把持教宗的選任,第二是缺乏有力的政府的支援,如法蘭克過去對教廷的支援,使得教宗必須隨義大利權貴間之消長而起舞。 </p><p>現在轉回說明布魯諾及希勒德布蘭等所代表的教會更新背後的修道院更新運動。 </p><p><br /> 貳 克呂尼修道院改革運動 </p><p>查理曼大帝之後,迦洛林王朝漸漸衰弱,教廷也在同時腐化墮落,各方勢力爭奪教宗大位,主教職位可買可賣,教會變成是爲有權力者而服務的。對認真於信仰者教會之事簡直不堪聞問,人心普遍渴望新秩序出現。這時從修道院興起了一波改革的浪潮,這浪潮征服了教宗,也大大的衝擊了當權者。 </p><p>910年阿奎田(Aquitaine)的威廉公爵在克呂尼建立了一個以本篤規條爲宗的修道院,並將該修院置於教宗的直接管轄之下,以免修院爲地方政治勢力所收編。他延請了一位能幹而有改革精神的修士Berno爲該院的院長(910-27),在此院長的大力建造推廣下,克呂尼修道院成了影響深遠的改革中心。在克呂尼之外也有許多以同樣精神建立的修院,都尊克呂尼的院長爲首;也有一些原已存在的修院也改從克呂尼的規條,也同樣聽從克呂尼的指導。第二任院長Odo(927-42)過世時,克呂尼運動已遍及法蘭西及義大利全境。 </p><p>Berno之後的連續五、六任克呂尼院長也都是能幹有爲又長壽,將此運動的兩項主張,深植聖職界,就是反西門主義及反尼哥拉主義。前者反對以錢或其他卑劣手段取得教會聖職,後者爲反對聖職人員娶妻或蓄姘婦。 </p><p>克呂尼改革運動有助於教權的提高。因爲,一、克呂尼系統越過地方政權及主教,直接尊教宗為首;二、克呂尼運動爲教會提供優秀新領袖。 </p><p><br /> 參 神聖羅馬帝國的中興 </p><p>一 日爾曼人中興帝國 </p><p>加洛林王朝在日爾曼的一脈到911年小路易(Louis the Child)死後便斷絕。此時日爾曼是各公爵掌實權,但爲抵禦蠻族,仍然公舉一人爲王。到919年有撒克森公爵捕鳥者亨利(Henry the Fowler, 919-36)被選爲王,從他開始了帝國的中興。他保持日爾曼內部和平,驅逐蠻族,奠定帝國強大的基礎。 </p><p>其子鄂圖一世(Otto I, 936-73)立主教及修院長爲行政長官,結合他們的勢力使國內公候聽命。他入侵義大利,取得統治權,於962年由若望十二世在羅馬加冕爲帝。有些史家以此,而不以查理曼800年的加冕,爲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神聖」一詞實則是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1152-90)才開始使用,此帝國延至1806年,久無實權的皇室因見拿破侖的進逼而宣佈退位才結束。 </p><p>撒克森朝由鄂圖一世再傳三世而絕,帝國之勢時強時弱,對教宗之位時能掌控,但日爾曼境內之教會職位全由皇帝委任。法蘭克尼亞(Franconia)伯爵康拉得二世接續帝位(1024-39)爲一有能力的君王,帝國之勢大增,但不過問教宗之事。當時教廷腐化已極,需待其子亨利三世出面收拾。 </p><p><br /> 二 亨利三世(Henry III, 1039-56)委任教宗 </p><p>羅馬教廷腐敗,當亨利三世插手干預時,共有三位教宗,一位是因黨爭而被驅逐的(本篤九世),一位則是因黨爭勝利而登位的(西利維斯特三世),被逐的又回來將教宗職位以一千或謂二千紋銀出賣給另一教宗(貴格利六世),賣了以後又不肯放棄,這樣就弄出了三位教宗。 </p><p>亨利三世於1046年開會將三位教宗撤職或強迫辭職,而另立革利免二世(1046-47)爲教宗。之後又任命了一位短命教宗,最後將再立他的堂表兄弟布魯諾繼任,是爲利歐九世。利歐之後亨利又任命了一位短命教宗維克特二世(1055-57)。亨利完全掌握了教宗的任命。 </p><p><br /> 三 利歐九世(Leo IX, 1049-54)的教廷改革 </p><p>利歐九世開始的教廷改革是要將聖職及教宗職位,從世俗權貴及帝王的手中奪回。他的方法是從別地引入熱心改革教會的人士來到羅馬進入樞機主教院,即教廷內閣,來支援他的改革行動。其中主要的人才有宏伯特(Humbert),白人胡哥(Hugh the White)及希勒德布蘭。他極力反對西門主義與尼哥拉主義及平信徒授聖職。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一章_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4.B8.80.E7.AB.A0_.E6.95.99.E5.BB.B7.E8.88.87.E5.B8.9D.E5.9C.8B.E7.9A.84.E6.AD.A3.E9.9D.A2.E8.A1.9D.E7.AA.81"></span>第二十一章 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4"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一章 教廷與帝國的正面衝突"><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授任權之爭 </p><p>授任權(Investiture)之爭是出於兩種相衝突的權威觀念。一是祭司的聖禮聖職觀,認爲教會的權柄高於世俗的權威。另一種是君權神授的皇權觀,認爲君王既爲上帝所膏立,地位就從平信徒升到祭司的職份,象徵基督而爲君王,統管一切屬靈及屬世的事務。 </p><p>當時的平信徒授任權是由皇帝將戒指一枚,手杖一枝,賜與受任的主教,作爲接任表記。但這種作法使得主教及教宗必須仰世俗統治者的鼻息,是教會改革派極欲革除的作法。而皇帝又不能放棄授任權,因爲這關係到他是否能掌控其治下的主教及修院長,若否,則諸侯貴族之力就可能將皇位奪去。因此這一爭議在當時成了生死攸關之事。這一問題在今日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會中仍是關鍵問題。 </p><p>亨利三世雖任命多位夠格且有改革熱忱的教宗,其收服教廷妖風之貢獻不可磨滅,但他任命教宗的行動本身卻正與此時所需改革的理念衝突。但他在世時,權勢之大,聲望之高,令改革派不敢多言。 </p><p><br /> 貳 貴格利七世(1073-85)的功績 </p><p>亨利三世死後皇位傳于幼子亨利四世,年僅六歲,由太后愛格尼(Agnes)攝政。這時改革派便有機會來實現其主張。改革派的領袖便是希勒德布蘭。在他還沒有任教宗之前,他已是教宗背後的真正具實權者。 </p><p><br /> 一 希勒德布蘭的人格及理想 </p><p>希氏身材短小,聲音微弱,外表平凡,但卻有敏銳的思想,堅定的意志,無畏的勇氣及火熱的心靈。他曾在克呂尼系統的修道院中修習,深以教會改革爲職志。他的教會觀受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影響極深,認爲教會就是上帝的城在世上的實現。而教宗則是基督在世上的替身(Christ’s Vicar)。教宗高於帝王及世上的一切,教宗只向上帝負責。 </p><p>希氏一生即爲此理想長期努力。他雖有統治欲,但他的動機卻是真誠的要實現他對教會及教宗職位的理想。他廉潔自守,雖貴爲教宗有很大的財富可支配,但他不像他前後的教宗親善。 </p><p><br /> 二 廢止平信徒授任權 </p><p>在這些政治力量支援下,教宗尼古拉二世在1059年的羅馬會議中正式廢止了「平信徒授任權」。 </p><p><br /> 三 建立選教宗之新法 </p><p>然而尼古拉二世在位中最大的事是在此次會議中建立選舉教宗的新方法:前任教宗去世時,先由樞機主教們提出繼任者的名字,再由羅馬的聖職人員及信徒同意;教宗可選自非羅馬地區,必要時也可在羅馬以外之地進行選舉,無論當選者當時何在,都可立時擁有教宗職位的全部權勢。此方法基本上沿用至今。 </p><p><br /> 四 希勒德布蘭成爲教宗 </p><p>尼古拉二世過世之後,希氏又立亞歷山大二世(1061-72)繼任。希氏自己成爲教宗則是相當突然。1073年他正在拉特蘭宮主持亞歷山大二世的喪禮,群衆突然高呼他爲教宗,他們狂熱地將他擡到聖彼得教堂,把他放在教宗位上,奉爲教宗,成爲貴格利七世。這樣,他不是按1059年的規定而成爲教宗的。只是,不久後,樞機主教另外舉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認此事合法。 </p><p><br /> 參 亨利四世(1056-1104)與貴格利七世的鬥爭 </p><p>一 教宗與皇帝正面衝突 </p><p>貴格七世利於1075年再度禁止「平信徒授聖職」。然而亨利四世卻 深信自己有力量反抗教宗,便公然違反禁令,授與三位主教聖職。貴格利極爲憤怒,修信給亨利,警告他若不悔改將遭革除教籍。亨利接得此信也極生氣,於是1076年在沃木斯召開主教會議。在皇帝之命令下,會中宣佈不再尊貴格利爲教宗。並寫信指責希氏是以非法手段篡取教宗職位。教宗於是也在羅馬一個會議中,宣佈革除皇帝教籍。宣判書中寫著:「我褫奪皇帝亨利三世之子亨利四世在整個德國及義大利的主權,‧‧‧。凡亨利四世所訂的誓約,無論過去或未來,均歸無效,我在此禁止任何人尊他爲王。」 </p><p>皇帝的諭令在羅馬無人理會,但教宗的要求卻在德國造成極大的回應。德國的王公貴族們原已因皇帝的高壓統治而心生不滿。如今得教宗如此要求,他們也就有了藉口,不再效忠皇帝。1076年十月貴族們舉行一次會議,決定要在次年二月在奧斯堡再開會,由教宗親自舉行。他們將再給皇帝一個機會澄清罪名。但如果一年內,教宗沒有取消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亨利就將失去王位。 </p><p><br /> 二 卡諾撒(Canossa)事件(1077): </p><p>亨利判斷這次的衝突他已敗給了教宗,他必須搶在奧斯堡會議之前與教宗和好,否則他的王位將不保。於是他偕同皇后在寒冷的冬天,來到教宗往奧斯堡的旅途中,北義大利的卡諾撒堡,一連三天穿著悔罪裝,赤腳站在雪地中,請求教宗寬恕,終於得到教宗的寬赦。亨利雖然承受了很大的羞辱,但他的受屈忍耐,終於使他安渡危機,甚至重占上風。 </p><p><br /> 三 爭端以妥協結束:沃木斯協定(Concordat of Worms, 1122) </p><p>卡諾撒事件之後,教宗與皇帝之間的衝突並未平息。亨利在德國的政敵于1077年另外推舉了一位皇帝,於是德國陷入內戰。亨利在內戰中漸居優勢,但教宗貴格利不敢信任他,押寶於另一位皇帝。貴格利重施故技,想要扭轉劣勢,在1080年又再度將亨利革除教籍。但此時亨利的跟隨者並不受影響,反倒在義大利另立一位教宗。同一年,亨利戰勝。次年,當阿爾卑斯山雪一融,亨利就揮兵打進羅馬城。貴格利逃離羅馬,躲於一城堡中。後來北人從義大利南方前來救援,逼亨利撤軍,但是他們卻大肆在羅馬燒殺擄掠。羅馬人因而恨貴格利,使他無法反回,1085年死於義大利南部Salerno。死時他說,「我一向酷愛正義,恨惡罪惡,因此我於放逐中死去。」 </p><p>貴格利死後,授任權之爭又持續了三十七年,雙方都已疲倦,最後于1122年達成了沃木斯協定。根據此協定,授任主教時,由教宗或其代表頒賜象徵屬靈權柄的戒指及杖,由政府人員頒賜財産封地等。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二章_十字軍"><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4.BA.8C.E7.AB.A0_.E5.8D.81.E5.AD.97.E8.BB.8D"></span>第二十二章 十字軍</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5"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二章 十字軍"><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p><p>一 回教勢力於第七世紀快速擴張,阿拉伯人佔領聖地。 </p><p>二 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 </p><p>三 土耳其人于1070年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聖地,他們也是回教徒。 </p><p>四 土耳其人同年也進逼君士坦丁堡。 </p><p>五 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p><p>中世紀流行朝聖,視爲敬虔的表現。當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並不會阻撓基督徒朝聖者,反倒從他們賺取不少財富。如今塞耳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因其對回教狂熱,憎恨基督徒,不賺基督徒的錢,對基督多所阻撓。朝聖者將受土耳其人惡待之情狀,向歐洲人報告後,便造成了一股對土耳其人忿怒仇恨之情。 </p><p><br /> 貳 東羅馬帝國向教宗貴格利七世求救。 </p><p>貴格利有心彌補東西方的裂痕,東方教會受到土耳其的威脅,正提供西方教會一示好的機會。貴格利希望藉救助東方完成三項大事: </p><p>一 保住東方教會不落入回教徒手中; </p><p>二 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 </p><p>三 建立世界性的教宗統治。 </p><p>他計劃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回教徒爭戰。但計劃因他與亨利四世的授任權之爭而不得實現。 </p><p><br /> 參 教宗烏耳班二世(Urban II, 1088-99)發動十字軍 </p><p>1095年東羅馬帝國阿烈克修一世(1081-1118)因土耳其人的進逼,向教宗烏耳班二世求救。烏耳班二世在法國克勒門(Clermont)發表情辭迫切的演說,號召民衆前往聖地,從土耳其人手中將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奪回。他應許所有參加聖戰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又應許爲此聖戰而喪生者,可以不經煉獄直升天堂。群衆反應熱烈,成千上萬的人聚集一起,狂熱地喊著:「上帝所願,上帝所願(Deus vult)。」教宗把布縫的十字架分給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縫在衣服上,於是「十字軍」就形成了。 </p><p>在貴族所領導的正式十字軍出發前,就有一隊烏合之衆先行動了,由隱士彼得(Peter the Hermit,&#160;?-1115)帶頭。在途中殺害不少猶太人,又一路掠奪,也有遭到報復;最後在攻打尼西亞時, 幾乎全數被土耳其人消滅。 </p><p><br /> 肆 第一次十字軍及耶路撒冷拉丁王國 </p><p>第一次正式的十字軍則是由法國及絡林一帶的貴族所帶領的三支軍隊,於1096年出發,相約在君士坦丁堡會合。他們經過慘烈的戰鬥,終於在1099年7月15日攻下耶路撒冷,並將城中七萬回教徒全部殺死,猶太人也被趕入會堂中活活燒死。8月12日又於亞實基倫打敗埃及救援軍,至此十字軍的任務算是成功了。 </p><p>戰勝不易,保持戰果也不簡單。十字軍在聖地及通往聖地路上的中東地區建立了以西方封建制度政教結構爲模式的王國,稱爲耶路撒冷拉丁王國。這時又有武士修會的興起成爲此王國的重要支援。這些修道士除了持一般的修道之願外還加上獻身與不信者戰鬥並保護聖地及朝聖者,其中最有名的是聖殿武士修會(the Templars)。許多西方的信衆,因無法親身參與十字軍,就藉著支援這些修會以表虔誠,使得武士修會擁有不少財富,後來還遭王室之嫉,受到迫害。 </p><p><br /> 伍 後續的十字軍 </p><p>耶路撒冷王國之北方屏障以得撒(Edessa)在1144年又落入回教徒之手,1146年克勒窩的伯納號召了第二次的十字軍。這支包括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1137-80)及皇帝康拉得三世(Conrad III, 1138-52)的軍隊於1147年出發。但這支軍隊在小亞細亞就損失了大半,最後在1148年進攻大馬色時大敗。 </p><p>回教勢力在埃及王撒拉丁(Saladin)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來攻打拉丁王國,在1187年攻陷了耶路撒冷。這時西方又發動了軍力最強的第三次十字軍(1189-92)。由三位著名的歐洲領袖領軍:當代第一武士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 1152-90),法王腓力奧古斯都(Philip Augustus, 1179-1223),及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 1189-99)。但是腓特烈意外在基利家淹死了,法王和英王又起了爭執,而且法王又因國內政局變化急速回國處理,整個東征計劃幾乎瓦解。結果只收復了巴勒斯坦北方沿海的艾克(Acre)城,耶路撒冷仍在回教徒手中。 </p><p>第四次十字軍沒有去打回教徒反而打基督徒。十字軍爲了償付向威尼斯人所借的軍費,竟在1204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擄掠財物及教堂所藏遺骨。皇帝及主教長換由拉丁人擔任,設立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1204-1261),希臘教會聽命于教宗。教宗英若森三世起初雖反對,但之後卻默許了,認為是上帝藉此來使東西方教會統一。拜占庭人卻一直不甘臣服,在1261年重新奪回君士坦丁堡,結束了東方拉丁帝國。此事不但不能使東西方教會統一,反而使東西教會間憎恨更深。武力是無法使教會合一的。 </p><p>十字軍歷史一段不幸的插曲是所謂的「兒童十字軍」。1212年二位牧童召集了數千兒童前往聖地,結果是這些兒童或者死在路上,或者被擄為奴。 </p><p>第六次十字軍由被教宗開除教籍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所領導。他與回教王達成協議,讓他領有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恆等地,以及通往艾克城的道路。腓特烈於1229重新佔領耶路撒冷,並自封為耶路撒冷王,教宗很光火,但歐洲人卻很歡欣鼓舞,稱腓特烈為「耶路撒冷解放者」。但耶路撒冷於1244年又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直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第七次十字軍沒什麼結果,第八次於1271-2發動,也是無功而返,至此十字軍運動雖仍有餘溫,但已不再能激動群眾了。至1291年拉丁王國也完全消失了。 </p><p><br /> 陸 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p><p>一 基督教與回教更加互不信任。 </p><p>二 因與聖地接觸,增加了對聖經的知識,虔誠思想轉向耶穌的人性,如克勒窩的伯納所代表的。 </p><p>三 對遺骨聖物的崇敬興盛。 </p><p>四 十字軍精神被用來對付異端派,如迦他利派和瓦勒度派。 </p><p>五 打開貿易,促進商業。 </p><p>六 中產階級興起:貴族因東征而財窮力疲。 </p><p>七 使歐洲人增廣見識,拓寬視野。 </p><p>八 新知傳入,激發了學術研究,並促使大學興起。 </p><p>九 經院哲學:亞里斯多德哲學從回教徒中傳入。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三章_教宗權力達於巔峰"><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4.B8.89.E7.AB.A0_.E6.95.99.E5.AE.97.E6.AC.8A.E5.8A.9B.E9.81.94.E6.96.BC.E5.B7.94.E5.B3.B0"></span>第二十三章 教宗權力達於巔峰</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6"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三章 教宗權力達於巔峰"><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教權巔峰 </p><p>教宗的權勢於英諾生三世(Innocent III, 1198-1216)時達於巔峰。 </p><p>一 英諾生的信念: </p><p>(一)他相信他是基督的替身(the Vicar of Christ)。 </p><p>(二)在世上擁有高於一切的權柄。 </p><p>(三)月亮太陽論: </p><p>就如月亮從太陽得其光輝,國家也是從教會得其權力,而君王的權力則是由教宗而來。因此教宗有權力將他們開除教籍,罷絀,或發佈禁令(Interdict)禁止該國神職人員職行聖職。 </p><p>(四)他認爲上帝給予彼得的繼承人不只是統治教會而是統治全世界的權力。 </p><p><br /> 二 對抗帝王 </p><p>(一)阻止法王腓利奧古斯督(Philip Augustus)離婚再娶: </p><p>當法王拒絕,教宗便在1200年發佈對法國的禁令:除了施行嬰兒禮及臨終抹油禮之外,全國教會都關閉;除了對病人及臨終者,一律禁止施行彌撒;禁止在聖別之地下葬;神父只能露天講道。禁令一發,全國沸騰。法王只得屈服,將再娶之妻送走,將原妻娶回。教宗以其宗教武器使當時最大的民族國家的君王服從道德律。 </p><p><br /> (二)使英王約翰承認英國是教宗屬國: </p><p>教宗任命坎特伯里大主教爲英王約翰所拒,他便於1208年發佈對英國的禁令,又於1209年將約翰開除教籍。結果英國人起來反對約翰,加上法王腓利在教宗的邀請下,極爲樂意的要侵略英格蘭,約翰不得不向教宗臣服。他在1212年承認英國是教宗的屬國,並且每年繳交一千馬克,這貢銀一直交到英國宗教改革時才停止。 </p><p><br /> (三)使腓特烈二世登上皇位: </p><p>教宗引法軍打敗腓特烈的政敵(1214),使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力量削弱,致使法國獨霸歐洲,終於成爲後代教宗的大患。 </p><p><br /> 三 發動十字軍 </p><p>(一)第四次十字軍: </p><p>由教宗發動,法國執行,目標是奪得埃及以爲後續攻擊的前進基地。但這十字軍卻爲了支付威尼斯人船價,受其唆使,進攻同信基督教的匈牙利。之後並沒有進攻亞歷山太,反倒攻下君士坦丁堡(1204),建立該地的拉丁王國直到1261。英諾生雖未贊許這些烏龍行動,但是卻樂意接受其結果,因爲如此一來,他就成了整個歐洲的領袖了。 </p><p><br /> (二)攻擊異端: </p><p>英諾生又於1209發動十字軍對付法國南部的亞比根斯派(Albigenses),就是迦他利派。此派在法國稱為亞比根斯派。 </p><p><br /> 四 第四次拉特蘭會議(Latern Council, 1215) </p><p>(一)目的: </p><p>在克勝異端派之後,正面的宣示什麽是正確的教義。 </p><p><br /> (二)規定: </p><p>A.平信徒每年要向神父告解至少一次; </p><p>B.至少在復活節要望彌撒。 </p><p>C.宣佈從此天主教徒要接受化質說 </p><p>此說認爲在神父說了祝聖的話後聖餐中餅與酒變成基督真實的身體和血。 </p><p><br /> 貳 教權的再次衰退 </p><p>英諾生三世過世之後有十六任任期短的教宗。接著是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 1294-1303),他在位期間作了對於教宗權位最高的主張。在一份叫作「一聖(Unam Sanctum)」的敕令,他宣稱: </p><p>此一劍必須在另一劍之下,而今世的權柄必須服於屬靈的權柄。‧‧‧所以,如果屬世的權力從正道偏離了,它就要由屬靈權力來審判它。但如果最高的屬靈權威走偏了,它只能由上帝審判,而不是由人。‧‧‧我們進一步宣告、肯定並定義:所有人類都必須服於羅馬教宗才能得救。 </p><p>但波尼法修任內的客觀情勢之發展卻不是教宗主觀的權力主張所能左右的。在自稱有最高權力之教宗任內卻顯出了教權衰頹之勢。 </p><p><br /> 一 波尼法修八世與王權有兩次主要的衝突: </p><p>(一)英法兩王向教士們徵稅: </p><p>教宗於1296年發敕書禁止教士向世俗統治者繳稅。結果英王愛德華一世宣佈教士爲非法,且促使國會通過法案禁止教士們承認教宗高過世俗權力。法王美男腓力則禁止法國貨幣流向義大利,如此教宗就沒有了從法國來的收入。 </p><p><br /> (二)法王腓力1301以叛逆罪名逮捕了教宗代表: </p><p>教宗要求法王放人並且要他到羅馬來解釋其行爲。腓力則召開了總議會(the Estates General)以對抗教宗。教宗於是發佈叫作Unam Sanctum的敕書,宣稱在羅馬教會之外「沒有救恩,沒有赦罪」,教宗作爲羅馬教會之首擁有屬靈與屬世的最高權柄,要得救恩必須順服教宗。但教宗沒有武力來支援他的聲明,結果當他在家鄉亞拿尼(Anagni)城要宣佈開除法王教籍的前一日,反被腓力派人至亞拿尼家中把他給綁架監禁起來。腓力的人馬要求教宗退位,教宗卻堅持不屈,腓力的人就打他,又讓他倒騎著馬遊街。最後終於由他的部下把他給救了出來。教宗後來終於回到羅馬,但他已不再能如往昔得到人們的尊重了。 </p><p><br /> 二 教宗遷往亞維農(Avignon) </p><p>波尼法修死後,革利免五世成爲教宗。他於1309年把教廷遷往鄰近法國南界的亞維農,結果使得教廷成爲法國的禁臠。從此直到1377年被稱爲教宗被擄到巴比倫(the 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papacy)。 </p><p><br /> 三 這次教權衰退的原因: </p><p>(一)教會內部腐化: </p><p>任用侄甥、買賣聖職、酗酒、怠忽牧養。 </p><p><br /> (二)民族國家興起: </p><p>有軍隊及中產階級的支援以對抗教廷。 </p><p><br /> (三)法國獨大: </p><p>因英諾生削弱皇帝的勢力,致使法國沒有了敵手。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四章_修道運動繼起"><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5.9B.9B.E7.AB.A0_.E4.BF.AE.E9.81.93.E9.81.8B.E5.8B.95.E7.B9.BC.E8.B5.B7"></span>第二十四章 修道運動繼起</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7"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四章 修道運動繼起"><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克呂尼精神的淪喪 </p><p>每次的更新運動一定或多或少的會建立組織、制度、法規、建築等來保存此運動的精神。但精神不能長久靠儀文及硬體來保存,若一運動不能持續更新其精神,則必然趨於衰敗。第十世紀初的克呂尼修道運動雖盛極一時,但不出兩個世紀,其精神就已喪失。 </p><p>克呂尼精神之淪喪主要是因為其財富。修道士個人雖不能擁有財產,但修道院卻因其名聲而從捐贈獲得龐大財富和土地。克呂尼城曾擁有歐洲最大的教堂,直到文藝復興期才為新的羅馬聖彼得教堂所取代。 財富使得修道院的生活不再簡樸,漸趨奢侈。財富更使得院長職位成為買賣的商品,也使修道院成為政治力競奪的肥肉。 </p><p><br /> 貳 熙篤修會重振修道精神 </p><p>當克呂尼修院系統不能保持其水準時,修道會精神轉在另一新興修會系統中重振。Robert of Molesme 在1098年來到法國熙篤(Citeaux),以嚴格遵守本篤規條為原則建立了熙篤修會(Cistercian order)。 </p><p>熙篤修會中最著名的院長必屬克勒窩的伯納(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了。他二十三歲時加入了熙篤修院,他還沒有加入修會就已經感召了一些人作修道士,這些人和他一同加入了熙篤。二十五歲時他就奉派到克勒窩成立新的修院。此後他就成了熙篤修院系統的領袖。他的敬虔思想以默念基督的人性為主。他的講道為人所喜愛,被人稱為「甜蜜博士」,意指他的話從他口中流出如蜜。他的講道促成了第二次的十字軍。因他的努力與影響,熙篤修會快速成長。在1153年已有三百多間修院,其中超過九十間是在伯納的督導下而成立的。十二世紀時,熙篤修會的修士已取代了克呂尼修士成為教會的中堅,承擔教會重要的職務。 </p><p>然而熙篤修會漸漸的又富有起來,步上她所改革的克呂尼修會的後塵。但江山代有人才出,新的修會又繼之而起。 </p><p><br /> 參 行乞修會的興起 </p><p>中世中期教牧工作面臨兩項新的挑戰:人群集中到城市以及貨幣經濟造成貧富差距。為了回應這兩種挑戰,興起了一種新型態的修會,就是行乞修會。這種修會不是退隱到山裡的修道院中,而是生活於城市中,以關懷城市中人的需要。修士們過著貧窮的生活,為人們作簡樸生活的榜樣。 </p><p><br /> 一 方濟會 </p><p>方濟(1182-1226)原名喬凡尼(Giovanni),是義大利中部的亞西西(Assis)人。她母親是法國人,而他也愛唱法國歌,因此人們給他起個綽號叫方濟(Francesco),意思就是小法國人。 </p><p>有一天方濟的朋友發現他很快樂。他們就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快樂?」他說:「因為我結婚了。」「你跟誰結婚了?」他說:「跟『貧窮』小姐。」於是他把他所有的都給窮人。如果父母給他什麼,他就立刻都給別人。他衣衫襤褸,整天向願意聽的人稱讚貧窮的美麗,動手修理廢棄的小教堂,要不就是享受自然的美麗與和諧。他的父親把他關在一個小房間裡,並且向教會當局請求協助。最後主教決定,如果方濟不願善用他家的財物,他就必須宣佈放棄這些財物。當他收到這項判決時,他就宣佈放棄他的繼承權,把他穿的衣服還給了父親,然後赤裸著身子走進了森林,在那兒當起隱士來。 </p><p>後來在1209年,他聽到別人讀馬太福音十章七至十節,說到耶穌差遣他的門徒去傳道,他們不帶金也不帶銀。在這之前,他幾乎只想到要自願貧窮,也享受貧窮的快樂。現在他卻看到了把貧窮與講道結合的可能性。他應該不是只追求安靜獨處,而是要進到繁忙的都市中向人群傳道,也幫助那些貧窮和生病的人。這樣自願貧窮不再是自我操練的方法,而是與那些不得已而貧窮的人認同的方法了。 得到這新的異象之後,方濟就從退隱之處回到了亞西西,在那兒傳道,也面對以前朋友們的冷嘲熱諷。但是漸漸地,他聚集了一小群人在他身旁。於是他和幾個人就去到羅馬,要求教宗授權讓他建立一個新的修會。這位教宗就是英諾生三世──當時歐洲最有權力的人,又是坐這大位之人中的最聰明者之一。他雖不傾向於准許方濟的這項要求,但他試驗了方濟的志向與品格之後,很有智慧的允准了。 </p><p>當方濟帶著教宗的許可回到亞西西時,很快地人們就開始湧入他的「小弟兄會(order of the lesser brothers, or Friars Minor)」。當他的運動開始成功時,方濟反倒擔心成功埋藏著失敗之因;當人們開始尊敬他的跟隨者時,他反倒擔心他們將要羞愧。據說曾有一個「小弟兄」拿著別人給他的一個金幣,興高彩烈的回來,他卻要求這弟兄用牙齒銜著這金幣,把它塞在糞堆裡,說:「這就是金幣最適合的地方。」他擔心成功會成為對修會的試探,他在遣囑中禁止他的跟隨者擁有財產,也不許他們向教宗請求把修會的規條變得較不嚴格。 </p><p>1220年在修會的總會中他交出修會的領導職位,並在他的繼任者面前跪下表示順服。1226年十月三日,他在他年輕時所重建的小教堂中過世。據說他最後的話是:「我已經盡完我的責任,現在願基督使你們也知道你們的責任。『死亡』姐妹,歡迎妳。」 </p><p><br /> 二 道明會 </p><p>道明(Dominic, c.1170-1221)是西班牙人。1203年他與主教前往法國南部,見到亞比根斯派在那兒相當的成功,他感到很扎心。他相信除了武力應該還有更好的方法來對抗異端派:講道與教導正統教義。他也發現亞比根斯派之所以吸引人,也與他們過刻苦的生活有關,不像正統基督徒生活太世俗化。於是他想結合正統教義的教導和修道生活,而且要實行方濟會的方式,以行乞為生活方式,希望如此可以讓異端心服口服。 </p><p>道明會與方濟會的精神是不同的。方濟會以貧窮本身為目的,但道明會則以守貧為說服異端派的方法。後來情勢不需要以貧窮為方法時,他們就不再強調守貧。方濟會起初不太重視學問與研究,但道明會一開始就注重研究。因此多位天主教的神學家都是從道明會而出,最著名的是多馬阿奎那。而道明會也佔據了歐洲新興的大學中的主要教職。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五章_中世紀的學術"><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4.BA.94.E7.AB.A0_.E4.B8.AD.E4.B8.96.E7.B4.80.E7.9A.84.E5.AD.B8.E8.A1.93"></span>第二十五章 中世紀的學術</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8"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五章 中世紀的學術"><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經院哲學的內涵(Scholasticism) </p><p>一 經院哲學的定義 </p><p>Scholasticism是從希臘文scolhv(學房,參徒19:9)一詞而來,就是指學習的地方。Scholastic在查理曼時便開始用來稱呼學者。中世紀的學術先是在修道院中發展,繼而以各城市的主教座堂學校為中心,後來則轉移到大學。經院哲學就是指十一世紀以後的在這些學術中心所發展出來的中世紀哲學,前期是以奧古斯丁的新柏拉圖主義為基礎,但經院哲學的高峰則是以亞理斯多德的哲學為基礎。 經院哲學的目標並不是要發現如自然科學般的新真理,而是要證明已存的真理。經院哲學則可定義爲將神學合理化使信仰得到理性的支援之努力。神學是要從哲學而不是聖經的觀點來處理。啓示的內容要用亞理士多德的演繹邏輯來系統化,要與新進從回教徒傳入的亞理士多德的哲學相調和。 </p><p><br /> 二 經院哲學興起的原因 </p><p>(一)亞理斯多德的哲學在歐洲出現: </p><p>透過回教及猶太人傳入。西班牙阿拉伯裔回教哲學家爾佛諾伊斯(Averroes, 1126-98)的亞理斯多德註釋被譯成拉丁文,於1200年由西班牙傳入。開羅的拉比長猶太哲學家買蒙尼底茲(Maimonides, 1135-1204)也引亞理斯多德的哲學來詮釋猶太教,其著作的譯本也於同時傳入。 </p><p><br /> (二)行乞修會對哲學的興趣: </p><p>他們用哲學詮釋啓示的內涵。如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及多馬阿奎那是道明會的,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及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則是方濟會的。 </p><p><br /> (三)大學運動的擴大: </p><p>大學使學術研究集中薈萃,使得經院哲學更形發達。 </p><p><br /> 三 經院哲學的方法: </p><p>經院哲學是用亞理斯多德的辯證及邏輯來研究啓示的內涵。所以其方法是固定的就如其研究的內涵也是固定的。現代科學是用歸納法,但經院哲學則是用演繹法,以三段論法爲工具。因此經院哲學是建築在兩大權威之上,一是教會,二是亞理士多德 </p><p><br /> 四 經院哲學的派別 </p><p>分派的判準主要是看該學者對最終實的看法是傾向於柏拉圖或亞理士多德以及他們如何看信仰與理性的關係。 </p><p><br /> (一)實名論(Realism): </p><p>依柏拉圖之說,實名論者認為普遍概念(universals)是獨立於個別物體而存在的(Universalia ante rem)。對於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則認為「我信以致於我知(I believe in order that I my know)。 </p><p>A.安瑟倫(Anslem, 1033-1109): </p><p>其神學要點: </p><p><br /> (1)提出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見Proslogion。 </p><p>(2)提出補償說的救贖論:見Cur Deus Homo(《上帝爲何成爲人》)。 </p><p>B.彼得蘭巴德(Peter Lombard, c.1095-c.1159): </p><p>編纂《四部語錄》(Four Books of Sentences),按三一論、道成肉身、聖禮及末世論將信經及古代教父的著作分類彙編,成爲中世紀的神學教科書。主張聖禮有七種:洗禮、堅信禮、聖體、告解、敷油、聖秩(授聖職)及婚禮。這主張後來在1439年的佛羅倫斯大會正式被天主教接受。 </p><p><br /> (二)溫和的實名論又稱觀念論(Conceptualism): </p><p>亞理士多德認爲對我們最真實的是個別體,但真正真實的卻是普遍概念。普遍概念就是個別體的共性,因此普遍概念是存在於個別體中的(Universalia in re)。我知道以致我可以信。 </p><p><br /> A.亞伯拉德(Abelard, 1079-1142): </p><p>他是巴黎大學很受歡迎的教授,聽課者多達數千人。 </p><p><br /> (1)羅曼史: </p><p>亞伯拉德與他的學生郝蘿絲(Heloise)相戀而私奔,爲郝蘿絲叔父派人將其閹割,從此無法爲教士。後來成爲修道院院長,郝蘿絲也成爲女修道院院長,二人仍互相通訊。 </p><p><br /> (2)道德說的救贖論 </p><p>(3)著作: </p><p>《是與否》(Sic et non),將古代教父所言矛盾之處並列陳示,以使人突破思想的框架。 </p><p><br /> (4)爲克勒窩的伯納所大力反對。 </p><p><br /> B.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c.1193-1280): </p><p>以學識廣博世稱「全才博士」(Universal Doctor)。任教巴黎大學。努力調和宗教與科學,但其系統的建立需待其弟子多馬完成。 </p><p><br /> C.多馬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74) </p><p>世稱「天使博士」(Angelic Doctor)。母親是紅鬍子腓特烈的姊妹。多馬不顧家人的反對要作道明會修道士,曾被他兄弟綁架回家。但不多時他又逃回修道院。他年輕時,身材高大,步履不穩,沈默寡言,有時看來魂不守舍。同學笑他是「笨牛(dumb ox)」,他的老師阿伯特卻說,有一天這只牛的叫聲要充滿全世界。 多馬最重要的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ae)。 </p><p><br /> 多馬學說要點如下: </p><p>(1)多馬爲學的目標是要整合亞理斯多德的哲學和基於聖經及教會詮釋的啓示神學。 </p><p>(2)人只靠理性也可以知道諸如上帝的存在、攝理及不朽等真理。但在這些之上的真理諸如道成肉身、三一論、時間內的創造、罪及煉獄等,人只能透過啓示得到。 </p><p>(3)理性與信仰的真理都來自於神,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是不衝突的。因此啓示的真理是合於理性也可由理性加以說明。 </p><p>(4)實有先存在於上帝的思想中然後才成形於事物或人的思想中。 </p><p>(5)主張功德庫觀念。 </p><p><br /> (三)唯名論(Nominalism) </p><p>A.認爲普遍概念並不客觀存在,只是人主觀的分類,只是一個名稱罷了(Universalia post rem)。 </p><p>B.信仰與理性無關。 </p><p>C.重視個別事物,不若實名論或溫和的實名論重視群體或機構。 </p><p>D.並不否定啓示,只是認爲啓示是要相信的,是不能用理性說明的。 </p><p>E.唯名論大師 </p><p>(1)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 c.1280-c.1349) </p><p>俄坎的「剃刀」是指他的簡約法則:一件事情的原因只要找到最簡約的解釋即可。 </p><p>(2)羅哲培根(Roger Bacon, c.1214-92):著重實驗科學。 </p><p><br /> 五 各派擅場的時期: </p><p>早期經院哲學時期(1050-1150)由安瑟倫及伯納的實名論得勝;高級經院哲學時期(1150-1300)由多馬所代表的溫和實名論勝過唯名論;1300直至改教時期爲止則由唯名論主導。 </p><p><br /> 貳 經院哲學的結果 </p><p>一 實名論及溫和的實名論加強了教會的集體觀念,使得聖禮觀念以致於教權階級系統都更加牢固。 </p><p>二 多馬所主張的理性在啓示之前的兩段式知識論導引人們將信仰與理性分爲兩個領域,這樣的分別終在唯名論中完成。 </p><p>三 多馬的《神學大全》成爲天主教直到今日的權威性神學體系。 </p><p>四 唯名論促使人們重視個人,這又使得在文藝復興時期物質主義興盛。 </p><p>五 唯名論對個體的重視也使得實驗方法成爲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徑。 </p><p>六 唯名論使得人們借著神秘主義,而不是集體性的教會來尋求上帝的同在。 </p><p><br /> 參 大學的興起 </p><p>大學的興起部份歸因於城市的興起。學生聚集到城市來求學,或在座堂學校或在他處。漸漸的集合起來,稱為「總學(general studies)」,後來就演變成大學。開始的時候大學其實是類似學者的同業工會,組織起來是為了要促進老師和學生們的權益,並提供不同能力水準的認證。 </p><p>各個城市的大學有其特長。神學的主要中心是巴黎和牛津的大學。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六章_教會內部的難題"><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5.85.AD.E7.AB.A0_.E6.95.99.E6.9C.83.E5.85.A7.E9.83.A8.E7.9A.84.E9.9B.A3.E9.A1.8C"></span>第二十六章 教會內部的難題</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29"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六章 教會內部的難題"><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非主流派 </p><p>一 迦他利派(Cathari) </p><p>又稱亞比根斯派(Albigenses,Albi是法國南部一地名)。1200年達于高峰。傳承自摩尼教,迦他利派持本體善惡二元論的思想,論為有善惡二神。信眾中分為全徒及一般信徒二級。 </p><p><br /> 二 瓦勒度派: </p><p>中古世紀的福音派。1176瓦勒度(Peter Waldo)實行基督變賣所有的教訓,並開始公開講道。1179教宗亞歷山大三世拒絕他們公開講道的要求,但他們不理會教宗禁令,依然公開講道,因此在1183被革除教籍,1184年與迦他利派一同被正式定罪為異端。 </p><p><br /> 貳 教權的衰退1309-1439 </p><p>一 被擄到巴比倫(1309-77) </p><p>自從英諾生三世達于教權之巔峰後,教宗的地位便一路滑落。至波尼法修八世時即無法令英法等國王從服。革利免五世(1305-)爲法國人,即位後很快地就落于法王的影響之下,於1309年遷教廷於鄰近法國南部的亞維農(Avignon)。除了1367-70這幾年,教廷都繼續滯留在此。後來因謝拿(Siena)的凱瑟琳(Catherine)這位神秘派者大力鼓吹,貴格利十一世(1329-78)才在1377年將教廷遷回羅馬。 </p><p><br /> 二 大分裂(1378-1417) </p><p>貴格利十一世回到羅馬後,第二年就死了。樞機院選了烏耳班六世爲教宗。但他脾氣暴躁、態度傲慢,遭人唾棄。於是樞機院又在1378年選了另一位教宗革利免七世。他又把教廷移去亞維農,這樣就變成有兩位教宗出於同一個樞機院的選舉,這是前所未有的情形。造成了歐洲教會的大分裂。支援羅馬教宗的有北義大利、德國的大部份、斯堪地那維亞及英格蘭;而支援亞維農教宗的則有法國、西班牙、蘇格蘭及義大利南方。這一百多年來的擾嚷,使得教廷的聲望大大跌落,教會改革的呼聲漸漸興起。 </p><p><br /> 三 教宗稅起反感 </p><p>教宗「被擄」期間,英國就不樂意繳稅給教宗了,原因是英國與法國敵對,而教宗又受法國的掌控。等到有兩位教宗,兩個教廷,食指浩繁,稅征大增,更普遍引起民族國家強裂的反感。 </p><p><br /> 參 神秘派 </p><p>一 神秘派興起的原因 </p><p>(一)對強調理性的經院哲學的反動。 </p><p>(二)唯名論強調個人經驗作爲知識的來源。 </p><p>(三)抗議教會腐敗。 </p><p>(四)社會不安使人向內尋求平安:黑死病在1348-49年間使一些都市地區有三分之一喪生。 </p><p><br /> 二 傑出的神秘派者 </p><p>這時期的神秘派分爲兩組:拉丁的及條頓的。 </p><p><br /> (一)拉丁神秘派 </p><p>A.較重感性,強調個人對基督的經歷。 </p><p>B.代表人物: </p><p>(1)克勒窩的伯納: </p><p>他著重在意志與感情上與基督的合一而不提在本性上與上帝合一。 </p><p><br /> (2)謝拿的凱瑟琳: </p><p>她堅信上帝在異象中向她說話,她勇敢地抵擋教會的罪惡,並奉上帝之名成功地勸說貴格利十一世從亞維農遷回羅馬。 </p><p><br /> (二)條頓神秘派 </p><p>A.較重在本性上與上帝合一 </p><p>B.德國神秘派 </p><p>(1)艾卡特大師(Meister Eckhart, c.1260-1327): </p><p>是道明會的修士,被稱爲是德國神秘派的創始者。主張基督徒的目標是要在出神的經歷中與上帝達于本質的合一。死後被教宗因主張泛神論而定罪。 </p><p><br /> (2)約翰陶樂(John Tauler, c.1300-61)及Heinrich Suso(c.1295-1366): </p><p>他們都承襲艾卡特的思想,並且都參與道明會中上帝之友(Friends of God)的組織。 </p><p><br /> C.荷蘭的現代虔誠(Devotio Moderna)運動: </p><p>又稱普通生活兄弟會(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 </p><p><br /> (1)是一平信徒神秘派運動。 </p><p>(2)較德國神秘派重實踐,以教育及實際的服事爲主,而不似艾卡特被動地等候與神合一的經歷。 </p><p>(3)沒有泛神論傾向。 </p><p>(4)最著名的人物及其著作是多馬坎培士(Thomas à Kempis, 1380-1471)和極可能是由他所寫的《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內容不是只要人捨棄世界,而是要人以愛基督的心來謙卑服事。 </p><p><br /> 三 神秘派興起的後果 </p><p>基督教歷史中有四種不同的著重傾向。一是理性的神學,二是宗教的儀式,三是感性的經歷,四是實踐的行動。神秘派的發展是屬於感性經歷這方面的著重,可以平衡經院哲學之過於理性,以及教會生活之過於著重外在的教階系統及儀式。它的危險則在於用內在的權威取代聖經、泛神論思想及過度注視內向心境。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七章_教會改革之聲"><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4.B8.83.E7.AB.A0_.E6.95.99.E6.9C.83.E6.94.B9.E9.9D.A9.E4.B9.8B.E8.81.B2"></span>第二十七章 教會改革之聲</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0"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七章 教會改革之聲"><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宗教改革先驅 </p><p>一 約翰威克理夫(John Wycliffe, c.1329-84) </p><p>(一)威克理夫的時代 </p><p>威克理夫是英國人,當時英國人很反感要把錢送給在亞維農的教宗。1351年頒佈《禁外國人任聖職法(Statute of Provisors)》,不接受教宗指派外國人士擔任英國境內天主教的職務,1353年又頒《禁尊教宗法(Statue of Praemunire)》禁止聖職人員上訴于教宗。英國也一度拒繳英王約翰所許諾的每年一千貢銀。這樣的時代的英國民族主義漸漸高過對腐敗教廷的效忠。 威克理夫早年是牛津大學的教授,學識廣博,邏輯慎密,但缺少幽默感。1371年開始為王室服務。 </p><p><br /> (二)主張 </p><p>A.權柄是為服務: </p><p>任何權柄都是來自上帝,但該權柄不可尋求自己的利益,而應當如基督所示範的,是要服事受統治者,而非受人的服事。否則這權柄就不再是合法的權柄,乃是篡奪。 </p><p><br /> B.反對教權對政權的干涉。 </p><p>C.主張教會的財富是上帝託教會管理及使用,教會並無所有權。如果聖職人員濫用財富,政府有權利將之沒收,因爲上帝派政府管理俗事。 </p><p>D.只有聖經是教會的法律,教廷的種種規定則非。 </p><p>E.教會是全體受揀選的信衆,而不是教宗及樞機院。 </p><p>F.只有基督是教會元首。 </p><p>G.反對各派行乞修會,指責他們爲不合聖經真理並成爲教宗權位的支柱。 </p><p><br /> (三)貢獻:將武加大譯本翻譯成英文。 </p><p>(四)結局 </p><p>威克理夫的主張自然引起教宗的反擊,貴格利十一世曾連下五次教諭,拿辦威克理夫。但因英國權貴的支援保護及人民的擁戴,使得坎特伯理與倫敦主教反對他的計劃都歸失敗。 </p><p>後來因爲他攻擊1215年拉特蘭會議所肯定的聖餐化質說而主張合質說,而被人視為異端,支援的人漸漸減少,他的從人多受逼迫,他也不得繼續他的牛津教職,但因支援他的人朝野都有,至終未遭陷害,死於1384年。 </p><p><br /> 二 約翰胡司(John Hus, c.1373-1415) </p><p>(一)胡司時的波希米亞 </p><p>胡司是波希米亞人(即今捷克西部),1383年波希米亞公主與英王理查二世結婚,因此兩國關係密切,許多波國學子前往英國留學。因此威克理夫的思想在波國頗爲流行,其中宣傳最力者即爲布拉格大學校長胡司。 </p><p><br /> (二)胡司與教廷的衝突 </p><p>1409年約翰廿三世 將威克理夫的教訓定罪,將他的書焚燒,連帶地禁止胡司講道。但胡司依良心仍然講道,決定不順從教宗的命令。1410教宗召胡司去羅馬應訊,胡司拒絕前往,於是教宗在1411年將胡司開除教籍。胡司此時的信念是,教會最終的權威是聖經,他並不否認比薩會議選出之教宗之合法性,但他認為不須順從行事不順從聖經的教宗。 </p><p>此後約翰廿三世又因政治緣故發動對那不勒斯的十字軍,並為此販售贖罪卷以籌措軍費。胡司對教宗為了野心而對同為基督徒的人動武大不以為然,起而嚴厲批評教宗;又認為只有上帝能赦免人的罪,拿上帝所賜與的來賣錢,根本就是篡奪上帝的主權。約翰廿三世再次將胡司開除教籍並威脅動用對波希米亞全國的宗教禁令。胡司為了不使全國受累,決定放棄在不拉格的事奉,退隱到鄉下。 </p><p>就在這時,1414年,胡司聽到君士坦斯會議要召開了。皇帝西吉斯門(Sigimund)召胡司到會議中來為自己辯護,並保證他即使被定罪也能安全返回。君士坦斯會議是要解決多位教宗的問題,象徵著教會改革的契機,因此胡司願意冒險前往陳述他的信念。不料,胡司一到君士坦斯就被約翰廿三世的人給抓去審問,要他公開認錯,撤回異端之說。胡司的立場則是只要有人可以指出他的異端之處,他就願意撤回。結果他就被教宗監禁起來。起初皇帝向教宗抗議,但後來發現支持胡司的人很少,就洗手不管了。 </p><p>君士坦斯會議有效的解決了三位教宗的問題,另立了一位新教宗。約翰廿三世反抗並逃跑,結果遭逮捕並被判終身監禁。但大會並不因約翰廿三是胡司的敵人而放過胡司。大會召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對付異端問題,因此他們定要胡司公開認錯撤回異端。胡司堅決不允,因為他若同意就表示他以及他的同僚過去的確是異端。在多次勸告無效之後,1415年7月6日,他所穿的神父袍被當眾撕裂,他被剃頭,戴上一頂紙糊的冠冕,上面畫有兩隻惡鬼撕裂他的靈魂。他遊街走過焚燒他書籍的火堆,然後被綁上火刑柱。他們最後再給他一次認錯的機會,但他再次拒絕了。他要求公開說話,他被拒絕了。於是他大聲禱告說:「主耶穌,我是因你而耐心的忍受了這殘酷的死刑。我求你憐憫我的敵人。」人們聽到他被燒死的時候仍唸誦著詩篇。行刑者為了讓異端者屍骨無存還將他的骨灰收集起來,丟到湖裡。 </p><p>胡司的死訊傳來,波希米亞人群情激憤,連平民百姓和原本與胡司不同立場的貴族現在都一致的拒斥君士坦斯會議。有452位貴族集會並宣佈他們同意胡司的立場:不當順服不道德的教宗。於是皇帝組成十字軍攻打波希米亞人。當時有平民為主的他泊派(Taborites)起來抵抗皇軍,用農民的拖車綁上利刃,衝鋒陷陣,大獲全勝。之後皇帝還多次派軍攻打波希米亞人都嚐敗績。最後羅馬教會不得不承認他們對波希米亞人處置失當,也接受軍事解決無法擺平波希米亞人的事實,終於願意向他們妥協。天主教接受波希米亞人照胡司的教導在聖餐時餅酒同領,以及其他要求。同意和天主教以及皇帝和解的主要是貴族。平民中有許多仍拒絕和解。他們脫離天主教會而另組「兄弟會(Unitas Fratrum)」。他們人數一度快速成長,但後來遭到皇帝鐵腕鎮壓。但一部份餘民仍存活下來,後來成了「莫拉維兄弟會」。 </p><p>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9/12/17為著天主教將胡司燒死一事作了以下的道歉。當他在梵諦岡所舉行的約翰胡司國際研討會中致詞時說:「今天,在大禧年的前夕,我覺得有需要為約翰胡司所承受的殘酷死刑以及隨之而加於波希米亞人心靈上的衝突與分割之傷而感到深深的遺憾。」 </p><p><br /> 貳 改革會議1409-49 </p><p>改革會議並不是要改革教義或信徒生活,而是改革教會腐敗的權力結構,其直接原因就是羅馬教會的大分裂,就是同一個樞機院選出兩個教宗的問題。 </p><p>一 比薩(Pisa)會議(1409) </p><p>法國巴黎大學神學學者提出解決辦法,主張召開類似早期大公會議的集會,以定奪兩個教廷的爭端。但兩位教宗的樞機主教們多所猶豫,遲至1409年才召開會議於比薩。參與者有樞機主教、主教、各修道會會長、大修院院長,著名神學家及教會法學家以及各國君王代表。大會罷絀了本尼狄克十三世和貴格利十二世,另立一位成爲教宗亞歷山大五世。但另兩位教宗拒不承認此大會的決定,大會又未事先取得各方的同意,結果是比薩會議不但沒解決兩個教宗的問題,反而形成了三個教宗。亞歷山大五世死於1410年,由約翰二十三世繼任。 </p><p><br /> 二 君士坦斯(Constance)會議(1414-18) </p><p>君士坦斯會議是由皇帝西吉斯門(Sigismund)及約翰二十三世所召開,乃是仿君士坦丁大帝召開尼西亞大會的先例。有350位高階神職者出席。爲了避免約翰二十三世所動員的義大利衆多代表掌控了會議的表決,大會決定以國爲單位投票。所有決議須有五國一致贊成才成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以及樞機主教團。大會宣稱其擁有羅馬教會中的最高權威。這次大會中貴格利辭職,另兩位也遭罷絀,選出馬丁(Martin)五世成爲新教宗。 </p><p>君士坦斯大會也致力對付所謂的異端,將威克理夫的理念定罪,將其焚屍滅骨,又把胡司燒死于火刑柱上。大會又定規以後召開會議的時間,以便維繫羅馬教會的秩序,第一次爲五年後,再來爲七年後,以後每十年召開一次大會以處理分裂、異端及改革等問題。這次大會的意義是將教宗的獨裁專制改為教會會議的立憲制。可惜此立憲制並不能持久,至十五世紀中即告完全失敗。而一個以反對個人獨裁腐敗為目的的會議本身竟成為群體暴力,為了維持其權威而不公道的將胡司等異議人士殘酷處死;想來怎不令人浩嘆。只能為人類個人和群體的罪惡之深重而懺悔,求上帝憐憫。當權者要小心,傲慢的權力必定是和上帝對立的。 </p><p><br /> 三 巴賽爾(Basel)與非拉拉—佛羅倫斯(Ferrara—Florence)會議(1431-49) </p><p>君士坦斯大會之後五年,就是1423年曾遭開一次會議,但因瘟疫流行,到會人數甚少,無甚結果。教宗本不願召開大會來限制自己的權力,但1431年因胡司戰爭的問題,不得不再開一次大會于巴塞爾(Basel)。此次會議一直拖到了1449年。其中1438年時大會因意見不合分爲兩派,教宗尤根紐(Eugenius)四世帶著其中一派前往非拉拉另開一個大會。巴賽爾大會於是在1439年時將他罷絀。後因瘟疫非拉拉大會又於1439年遷往佛羅倫斯(Florence)。佛羅倫斯會議嘗試要統一希臘教會,但沒成功,因此君士坦丁堡得不到西方的援助,就在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陷了。佛羅倫斯會議也在1439年由尤根紐四世正式宣佈天主教的七項聖禮。 </p><p>巴賽爾會議自認失敗而於1449年解散。至此羅馬教會中君主立憲的嘗試歸於失敗,重新回到舊系統,改革會議的貢獻只在恢復了教廷的秩序。庇烏二世且在1460年發佈敕書將未來任何訴諸教會大會的行動定罪。如此,教會內部所發動的改革包括神秘主義者、改革先驅者及改革大會等努力均告失敗。從此以後,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已是無可避免的了。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八章_文藝復興"><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5.85.AB.E7.AB.A0_.E6.96.87.E8.97.9D.E5.BE.A9.E8.88.88"></span>第二十八章 文藝復興</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1"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八章 文藝復興"><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文藝復興」一詞的意義 </p><p>意爲文化的「重生」,1854年第一次爲人使用,指希臘羅馬古典文藝的重生。 </p><p>狹義指十四世紀義大利的古典文藝復興。廣義上爲1350-1650歐洲中世紀到近代轉移文化轉型的時期,人們從中世紀以宗教及教會爲中心的生活轉型到近代世俗以個人爲中心的生活。 </p><p>這種轉變的原因有: </p><p><br /> 一 義大利的城市因歐洲與中東在十字軍後的貿易而富有,人們有閒暇研究,商人有錢支援文藝。 </p><p>二 中產階級富有開始追求舒適生活。 </p><p>三 中央集權的政府提供安全與秩序。 </p><p>四 1456年古騰保(Johann Gutenberg)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加速資訊流通。 </p><p>五 唯名論促進了個人主義及以經驗爲主的求知方法。 </p><p>古典精神的出現首見於佩脫拉克(Petrarch, 1304-74)及薄伽邱(Boccaccio, 1315-75)的作品中。 </p><p>狹義的文藝復興是在阿爾卑斯以南,北方則有宗教的人文主義,代表人物則有銳赫林(Reuchlin),伊拉斯母(Erasmus)等十六世紀早期的人物。南方以希臘羅馬古典文學及語言爲重,北方則以原文聖經研究爲重。 </p><p><br /> 貳 義大利文藝復興 </p><p>一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d.1519): </p><p>繪有最後晚餐(Last Supper)與蒙娜麗沙的微笑(Mona Lisa)。 </p><p><br /> 二 米開朗基羅(Michaelangelo, d.1564): </p><p>爲西斯汀教堂的屋頂及牆壁繪畫 </p><p><br /> 三 馬基維利(Machiavelli, 1469-1527): </p><p>爲佛羅倫斯的政治家,《君王論(The Prince)》,主張個人的道德在政治上是不適用的,政治自有其法則,君王當用權力來使其自身及國家得利,不需考慮道德。 </p><p><br /> 四 文藝復興教宗: </p><p>(一)尼古拉五世(1447-55): </p><p>他的秘書瓦拉(Lorenzo Valla, 1405-57)是首先發展出歷史批判學的要素,並證實數世紀來爲教宗們所引用以宣稱領土擁有權的《君士坦 丁禦賜文》爲僞造。瓦拉並未因此而受害,可爲當時教宗只醉心文藝無心統管的佐證。 </p><p><br /> (二)猶流二世(Julius II, 1503-13): </p><p>命米開朗基羅繪西斯汀教堂屋頂。 </p><p><br /> (三)利歐十世(1513-1521): </p><p>批准販售贖罪卷以籌聖彼得大教堂之建造經費,因此而引起路德的反對,發起了宗教改革。 </p><p><br /> 參 聖經人文主義者 </p><p>一 銳赫林(John Reuchlin, 1455-1522): </p><p>編希伯來文法及字典《希伯來文入門Of the Rudiments of Hebrew》。 </p><p><br /> 二 伊拉斯母(Desiderius Erasmus, c. 1466-1536): </p><p>主張教會體制內改革,曾著《愚昧頌(The Praise of Folly, c.1511)》以嘲諷教會內的腐敗。他編了第一本印刷且發行的新約希臘文聖經(1516)。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2"><h2 id="第四部_宗教改革及其後"><span id=".E7.AC.AC.E5.9B.9B.E9.83.A8_.E5.AE.97.E6.95.99.E6.94.B9.E9.9D.A9.E5.8F.8A.E5.85.B6.E5.BE.8C"></span>第四部 宗教改革及其後</h2><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2" title="编辑章节:第四部 宗教改革及其後"><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二十九章_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span id=".E7.AC.AC.E4.BA.8C.E5.8D.81.E4.B9.9D.E7.AB.A0_.E8.B7.AF.E5.BE.B7.E8.88.87.E5.BE.B7.E5.9C.8B.E5.AE.97.E6.95.99.E6.94.B9.E9.9D.A9"></span>第二十九章 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3" title="编辑章节:第二十九章 路德與德國宗教改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路德宗教改革的進程 </p><p>一 1483-1517路德的成長 </p><p>二 1518-21被迫脫離天主教 </p><p>三 1522-30 建立組織 </p><p>四 1531-55 抵抗羅馬與內部凝聚 </p><p><br /> 貳 路德的成長 </p><p>馬丁路德生於1483年。他父親因投資銅礦而致富。路德大學畢業後又取得碩士學位,父親原希望他習法律,但1505年他在大雷雨中允諾聖安娜,若他得保命,他將作一個修士。於是他就進了奧古斯丁修會。 </p><p>1510-11年間,他出差到羅馬,看到羅馬教會的腐敗奢侈而興起改革之念。1511年他來到威登堡(Wittenberg),這裡成爲他一生居住之處。他在此處新設立的大學得到神學博士學位,終其一生任此大學的聖經神學教授。 </p><p>1513-19他教授聖經的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及希伯來書,使他得到了因信稱義、唯獨聖經及信徒皆祭司的信念。 </p><p><br /> 參 路德改教運動的導火線──教廷販售贖罪卷 </p><p>利歐十世允許亞伯特(Albert)身兼第三主教職,條件是後者能付給教宗一大筆錢來支付興建聖彼得大教堂之費用。爲協助亞伯特支付此鉅款,教宗又允許他販售贖罪卷,進項一半歸教宗,一半讓亞伯特用以還買教職的貸款。贖罪卷是允諾人們花錢來買教會功德庫中的功德以代替犯罪的刑罰。 </p><p>1517年帖次勒(Johann Tetzel, c.1469-1519)這位亞伯特的贖罪卷總代理到了威登堡附近的城來賣贖罪卷,引起了路德及其同僚極大的反感。當年10月31日路德將九十五條主張貼在威登堡教堂門上,攻擊贖罪卷系統並邀人與他辯論。 </p><p><br /> 肆 脫離天主教(1518-21) </p><p>1518年海德堡辯論,於奧古斯丁修會內部進行。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加入路德的同工群,路德爲先知,墨蘭頓爲神學家。墨蘭頓著《神學要點(Loci Communes)》(1521/12),爲改教運動的第一本系統神學。 </p><p>1521年四月路德到沃木斯在皇帝與國會前受審。宣告除非有人能用聖經或正當的理由指明他的錯誤,否則他不能收回他的主張。他說:「這是我的立場,我不能改變;願上帝幫助我,阿門。」在回程的路上,撒克遜選候腓特烈安排人將他綁架,藏在瓦特堡(Wartburg)的城堡中,直到次年三月。一個月後國會發出命令,通緝路德,並將他的著作列爲禁書。 </p><p>在1521年的風聲鶴唳中,路德仍著有《致德國基督徒貴族書(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German Nation)》、《教會被擄到巴比倫(Babylonish Captivity of the Church)》及《基督徒自由論(On Christian Liberty)》等三篇推動改教運動的重要論文。在瓦特堡時,他開始翻譯聖經,根據伊拉斯母編的希臘文聖經,在不到一年間,翻出德文聖經。1534年則完成了整本新舊約聖經及次經。此聖經譯本成爲德語的標準。 </p><p><br /> 伍 改教運動的推進與分裂(1522-1530) </p><p>路德於1522年回到威登堡,領導改教運動。在德國許多區域,以聖經爲權威的教會如雨後春筍般組成。各地教會有權聘請或辭退牧師。1523路德爲改教運動的教會編輯崇拜儀式,將講道列爲崇拜的中心,聖餐儀式除去獻祭的意義,且平信徒可以領杯,又鼓勵禮拜時唱通俗詩歌。路德對於崇拜儀式改革的原則是,凡不違反聖經的都可以保留。 </p><p>1520年代皇帝查理五世與法王法蘭西斯一世鬥爭以阻止他控制義大利,又要東抗土耳其人,使得他無暇對付路德,這是信義宗得以快速成長的原因之一。1526年國會在斯拜耳(Speier)開會,在沒有天主教代表出席的情形下決議,以「誰統治就信誰的教(cuius regio eius religio)」爲原則,各國諸侯可決定其國內當信天主教或信義宗。 </p><p>與人文主義者分離:1524年開始,改教運動起了分裂。先是與人文主義者如伊拉斯母等意見不合。伊拉斯母於1524年著《論自由意志(Diatribe de Libero Arbitrio)》反對路德謂人的意志在得救的事上是沒有自由的,單靠恩典。他主張除了恩典,人也有要用自由意志來決定歸向神。1525年路德寫《論意志的捆綁(De Servo Arbitrio)》逐條反駁前書。自此大半的人文主義者與路德分離。 與基層農民分離:1525年受封建主壓迫的農民將路德以聖經爲權威的原則用到他們的社會及經濟的處境中,提出十二條要求以改善農民的生活。起初路德鼓勵兩方和解,但當他推斷此社會運動將會造成支援改教的地區失序而危及改教運動時,他卻用粗暴的語言寫了一篇《反打劫殺人的農民暴徒(Against the Plundering and Murderous Hordes of Peasants)》,敦促各國諸侯加以鎮壓。結果有將近十萬農民慘遭殺戮。德國南部的農民或因此而仍回到天主教中。 </p><p>與慈運理分離 (1529):路德與慈運理同為宗教改革的領袖,一在德北,一在瑞士,若能合作,當能產生更大的改革成果。可惜,他們因對聖餐的理解不同,在馬爾堡(Marburg)會談破裂,兩者所帶領的運動終無法合流。 </p><p>從1521年開始的德法戰爭在1529年結束了。皇帝終於有餘力來對付路德了。國會又在斯拜耳開會,這次取消了前次決定,規定帝國內只可以信天主教。支援路德的六位王侯及十四個自由市的代表在會中宣讀了一篇名爲〈抗議〉的文件。自此他們被稱爲抗議派(Protestant),更正教被稱爲抗議宗是從此開始。 </p><p>1530年國會開會在奧斯堡(Augsburg)。墨蘭頓在路德的同意下擬俱了奧斯堡信仰告白(Augsburg Confession)在國會上提出。此文件成爲信義宗的正式信條。 </p><p><br /> 陸 外抗羅馬與內部凝聚(1531-1555) </p><p>支援路德的王侯在1531年組成了施馬加登同盟以對抗皇帝可能的攻擊,幸而1532-42年間,皇帝又與土耳其人及法國打仗,路德派又得喘息機會。1535年路德派開始按立自己的牧師,這也表示與羅馬教權階級統緒斷裂。 </p><p>路德晚年受到黑森的腓力(Philip of Hesse, 1504-67)之重婚事件所困擾。他是支援路德的王侯之一。路德體恤他的需要而私下同意他於1540暗中重婚。結果事情宣揚出去,成了皇帝攻擊路德派的一個藉口。路德在抗議宗大受威脅的情勢下病逝於1546年。宗教改革大業由墨蘭頓繼承。 </p><p>這時皇帝也終於準備好要攻打德國的抗議宗王侯了。戰爭從1546年打到1552年,雙方訂定條約,約定三年後的國會中商定解決辦法。1555年國會在奧斯堡開會,簽定奧斯堡和約(Peace of Augsburg),規定帝國內所有抗議宗與天主教享平等待遇—其他宗派則不在認可之列。每個諸侯當于決定其領土內的宗教,境內不同信仰者可自由移民他地。但天主教領袖若改信抗議宗,他必須放棄他所管與所有的,如此規定是爲了防止更多的德國諸侯加入抗議宗。至此抗議宗在德國合法的地位已得建立。 </p><p><br /> 柒 信義宗正統神學的形成 </p><p>從奧斯堡和約後,信義宗雖在政治上取得和平,但內部卻有許多神學爭論。爲了解決神學爭論所帶來的宗教與政治的不安,在1577年有幾位神學家擬定了《協和信條(Formula of Concord)》。幾經討論,這信條終在1580年正式由五十一位諸侯、三十五城市及八千多牧師簽署承認。一些神學家又編纂了一本《協和書(Book of Concord)》以表明信義宗的神學立場,此書包含了三大古信經及信義宗的一些教條。這些爭論及教條的擬定使得信義宗相當重視教義的正確性,形成強調神學正統的傳統。但這種冰冷的經院正統不能滿足人心主觀經歷的需要。後來敬虔運動的興起即是對此神學正統的反動。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章_瑞士的宗教改革"><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7.AB.A0_.E7.91.9E.E5.A3.AB.E7.9A.84.E5.AE.97.E6.95.99.E6.94.B9.E9.9D.A9"></span>第三十章 瑞士的宗教改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4"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章 瑞士的宗教改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慈運理在北瑞士德語各州的宗教改革 </p><p>慈運理(Zwingli, 1484-1531)幼時家道小富,使父母有機會讓他接受好的教育,以便未來作神父。1506年他獲得巴賽爾(Besel)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在學期間他受到老師們人文主義的薰陶,伊拉斯母是他的偶像,人文學科是他的追求,對宗教卻是興味索然。對教會的腐敗他原來採伊拉斯母的看法,認爲可以慢慢藉教育改進。但後來受路德影響漸深。 </p><p>1518年慈運理開始在蘇黎世(Zürich)攻擊贖罪卷,之後又展開了一系列教會改革行動,是爲瑞士改教運動的開端。 </p><p>慈運理與路德最大的分歧在於對聖餐的看法。路德對「這是我的身體」採字面解釋,認爲基督升天後,其人性與神性互通,因此其身體無所不在,所以基督的身體真實臨在於聖餐之中,是爲合質說。慈運理則認爲基督的身體在天上,這句話則解釋爲「這預表我的身體」,聖餐是象徵基督的身體,是爲象徵說。 </p><p>1529年路德與慈運理及兩方人士在馬爾堡(Marburg)開會,討論兩方改教運動之結合以共同對抗天主教及皇帝的壓迫。二人在十五項議題中之十四項都能同意,唯獨對聖餐的看法沒有共識。最後仍分道揚鑣。 </p><p>慈運理的影響一度遠及瑞士各地及德國南部,不幸於1531年的一次戰役中陣亡,該地區信徒後來漸漸加入加爾文的改革教會。 </p><p><br /> 貳 急進的宗教改革(1525-80) </p><p>重浸派源於瑞士。在蘇黎世教會中有一位會友叫格列柏(Conrad Grebel)。他和一批人對慈運理和路德的改革並不滿意,認爲他們沒有遵照聖經,改革教會不夠徹底。他們認爲教會應當是信徒教會(believers’ church),由真心相信福音的人所組成,而不是如國教般的生來就藉嬰兒洗而成爲會友。1525年一次聚會中一位弟兄叫布勞洛克(Blaurock),請格列伯爲他重新施洗,後來布勞洛克也爲其他人重新施洗。因爲他們重新施洗,所以他們被稱爲「重洗派(Anabpatists)」。 </p><p>重洗派的主張極難爲當時大多數人所接受,嬰兒洗禮的觀念對許多人而言是牢不可破。人們擔心不爲嬰兒施洗,嬰兒無法得救。加以重洗派對於現有政治秩序採漠視或敵視的態度,使人認爲他們是革命份子。天主教因重洗派而怪罪路德派,以致路德派也痛恨重洗派。 </p><p>在閔斯特(Münster)所發生的事情則更使情況惡化。有一派也主張重洗的信徒,由一位自認爲先知的馬提斯(John Matthys)所帶領,攻佔了閔斯特(1533),宣稱新耶路撒冷就要降臨該城,又實行共産。後來該城被包圍攻破(1535),城中居民遭殺戮。 </p><p>慈運理派、路德派、加爾文派及天主教一起發動對重洗派殘忍的逼迫。他們或者被吊死,或者被燒死,更多是被淹死。逼迫他們的人且取笑說,他們喜歡洗就讓他們洗個夠。受害者達數千人之衆。 </p><p><br /> 參 日內瓦的加爾文派改革 </p><p>一 加爾文的早期生活(1509-36) </p><p>加爾文1509年生於法國巴黎附近的小鎮。1523年進巴黎大學修習法律。在1532至1534之間,加爾文經歷了一次「忽然的轉變」,此經歷的詳情雖不得而知,但其中心乃是借著聖經聽見了上帝的聲音,因而得知上帝的旨意是必須順從的。加爾文因思想與天主教不相容因而離開巴黎,四處漂泊,但所到之處總是秘密的教授一小群人。 1536年他在巴賽爾出版了神學史上極重要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時年二十六。 </p><p><br /> 二 加爾文1536年後的生涯 </p><p>之後加爾文來到了日內瓦。當時已有法惹勒在此地鼓吹改教,並獲得市議會投票贊成。他因基督教要義一書已對加爾文極欣賞,認爲他可以取代他來繼續領導日內瓦的改革。他去見加爾文,並請求他留在日內瓦改革。加爾文當時本打算潛心研究寫作,不願意投身於危險困難中。當他拒絕時,法惹勒起身斥責他說:「假如在教會急需之時,你拒絕伸出援手,願上帝咒詛你的進修。」加爾文聽到這話,極其害怕,全身戰慄,在法惹勒如雷的聲音中,他聽見了神的聲音,因此他不再掙扎,終於接受了法惹勒的請求。 </p><p>加爾文此後的事奉都是以日內瓦爲中心。他的基督教要義經過多次增補,最後一版是1559的第三次修訂版,其內容是初版的五倍。此書成爲以加爾文思想爲本之改革宗教會的神學標準。加爾文所領導的改革宗教會不只在瑞士有影響,也在法國有許多的支持者,但受法國極大的逼迫。他的神學思想也影響了蘇格蘭的教會及英國的清教徒。長老會即蘇格蘭的改革宗教會。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一章_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4.B8.80.E7.AB.A0_.E8.8B.B1.E5.9C.8B.E8.84.AB.E9.9B.A2.E5.A4.A9.E4.B8.BB.E6.95.99.E8.88.87.E8.98.87.E6.A0.BC.E8.98.AD.E7.9A.84.E6.94.B9.E6.95.99"></span>第三十一章  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5"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一章  英國脫離天主教與蘇格蘭的改教"><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亨利八世自命爲教會元首 </p><p>英國教會的改革不是由神職人員所領導,而是由國王領導。其導火線是享利八世的離婚請求。 </p><p>亨利八世(1509-47)起初是因為其父亨利七世的要求,為了保持與西班牙的同盟關係,而娶了他的寡嫂西班牙公主凱瑟琳(Catherine)。這樣的婚姻是不合天主教法典的;但教宗在當時是受西班牙的掌控,所以就特準了此婚姻;但亨利八世並不喜歡。他們結婚多年,凱瑟琳只爲他生了六個女兒。亨利八世急需兒子來繼承王位,因此請求教宗批准他與皇后凱瑟琳離婚,另娶波林安(Anne Boleyn)好爲他立後。教宗礙於西班牙的勢力,拖延許久都未批准,於是亨利決定自行處理此事。他命國會於1534年通過最高權威法(Supremacy Act),宣佈亨利及其王位繼承人爲「英國教會在世上唯一最高的元首」。從此英國教會脫離了天主教。但此時除了教會世上最高元首有所改變外,並無其他教義與儀式的改變。亨利及英國人也仍自認爲是正統的天主教徒,英國教會仍維持由主教治理。 </p><p><br /> 貳 愛德華與血腥瑪莉統治下抗議宗與天主教的消長 </p><p>亨利死後其子愛德華六世(Edward, 1547-53)繼位。愛德華六世是亨利八世與他第三任妻子西穆爾(Jane Seymour)之子。西穆爾是支持抗議派的信徒。在坎特伯理大主教克藍麥(Thomas Crammer)的導引下英國教會與天主教漸行漸遠,在教義與禮儀上都有所變革。可惜愛德華十六歲就死了,由凱瑟琳的女兒瑪莉(Mary, 1553-58)繼位。愛德華死得年輕,百姓多有傳言他其實未死。後有許多次由政客推出假冒愛德華者,企圖政變。<a href="/w/index.php?title=%E9%A6%AC%E5%85%8B%E5%90%90%E6%BA%AB&amp;action=edit&amp;redlink=1" class="new" title="馬克吐溫(页面不存在)">馬克吐溫</a>的小說《<a href="/w/index.php?title=%E4%B9%9E%E4%B8%90%E7%8E%8B%E5%AD%90&amp;action=edit&amp;redlink=1" class="new" title="乞丐王子(页面不存在)">乞丐王子</a>》的主題就與此事有關,書中的主角是愛德華六世與一位和他長的一模一樣的乞丐。 </p><p>瑪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經歷了英國宗教改革使她成為私生女的恥辱,所以從來就不對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於使英國回天主教,因此在瑪莉任內,天主教勢力得以捲土重來。她極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燒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主教是克藍麥的同工喇提美爾(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們在牛津大學街上被燒死,喇提美爾將被火舌吞滅之時還對同伴說:感謝神,我們今天要在英國點起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檯。至於克藍麥,女王為了要攝服他,還強迫他觀看兩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藍麥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決不饒過他,並且爲了打擊改革派,還威逼他簽署了一份否認抗議宗教義的宣言。最後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場,還想要他在受刑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以打擊改革派。但臨終時克藍麥的勇氣突然湧出,堅定的宣告他的抗議宗信仰,拒絕教宗。他並且說他的手因爲寫下了違反他大內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應當首先受到火刑。當他被焚時,他真地舉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燒焦了。因著他的勇氣,許多人堅持了他們的抗議宗信仰。瑪莉女王則因她治下燒死約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瑪莉(Bloody Mary)之稱號。 </p><p><br /> 參 伊利沙白時代的改教運動 </p><p>瑪莉死後由波林安的女兒伊利沙白(Elizabeth, 1558-1603)繼任。她的母親之婚姻既遭羅馬否認,她也就不得不自認爲抗議宗。而她登基時,血腥瑪莉的逼迫已使得英國的民情更同情抗議宗。1563年英國教會將克藍麥所擬的信條修改,通過了俱抗議宗精神的「三十九信條」(Thirty-nine Articles),直到今日仍爲英國教會的正式信條。天主教徒在英國從此成了少數。 </p><p><br /> 肆 諾克斯在蘇格蘭傳播加爾文主義 </p><p>約翰諾克斯在1505-15之間出生於蘇格蘭,他受完大學教育,被封立爲神父。1547年他參與抗議宗反法國行動而被法國逮捕,在船上作奴隸凡十九個月之久,有時遭鞭打。獲釋後他到英國五年,曾幫助克藍麥大主教起草「四十二信條」(The Forty-two Articles,即三十九條的前身)。之後他前往日內瓦,在那兒深深學習加爾文的全套體系。1555年他回到蘇格蘭,傳播加爾文主義,大大攻擊天主教。後又繼續從日內瓦給他國內的同道提供消息。1559年國內的情勢因反法而助長了更正教的聲勢,諾克斯便於此時回到了蘇格蘭。 </p><p><br /> 伍 諾克斯的改革事工 </p><p>諾克斯在蘇格蘭以大有能力的講道來推動改革事工。1560年蘇格蘭國會宣佈改變宗教,以更正教取代天主教而爲國教,並採納大部份由諾克斯所寫的加爾文派信條;教宗權柄及所有天主教高級職員的管轄權,一概取消,並禁止舉行彌撒。 </p><p><br /> 陸 恢復天主教的企圖失敗 </p><p>支援天主教的蘇格蘭瑪利女王,原來嫁給了法國國王,後因法王過世,於1561年從法國返回蘇格蘭。她美貌又有才能,又因喪偶頗得國人的同情和支援,回國後三年爲天主教恢復不少勢力。但後來因婚姻愛情上的不當舉措,漸失人心,以致百姓和領袖都傾向更正教。到1570年時,蘇格蘭的更正教可以說已經穩固地建立起來了。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二章_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4.BA.8C.E7.AB.A0_.E7.BE.85.E9.A6.AC.E6.95.99.E6.9C.83.E7.9A.84.E5.B0.8D.E6.87.89.E6.94.B9.E9.9D.A9"></span>第三十二章 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6"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二章 羅馬教會的對應改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天特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 </p><p>抗議宗的改教運動在天主教內也激起了一些有識之士改革天主教的熱忱。在他們的鼓勵之下,教宗保祿三世在義大利北部山區的小城天特(Trent)召開大會。會議從1545年到1563年間,間歇的開會。天特會議更加鞏固天主教的思想及組織體系以對抗更正教,對內部的腐敗也加以改善。這次的天主教自我改革運動被稱爲「對應改革運動」(Counter Reformation)。這改革運動使天主教從腐敗及更正教的打擊中復原過來,並阻止了更正教在歐洲更大的擴張。之後天主教和更正教只能在宣教工場上爭長短了。 </p><p><br /> 貳 耶穌會(Jesuits) </p><p>在對應改革運動中,耶穌會的興起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這個在天主教宣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組織是由羅耀拉(Ignatius Loyola, 1491-1556)所建立的。羅耀拉出身軍旅,他在巴黎大學時認識了後來到亞洲宣教的沙勿略(Francis Xavier)。兩人志同道合,在1534年組織了耶穌會,旨在領人歸回天主教。耶穌會是一個紀律很強的修會,強調完全服從修會領袖,稱爲將軍(General)。因著他們的努力,使波蘭、奧地利及德國南部都歸回了天主教。也使好些歐洲地區如比利時、愛爾蘭留在天主教中。他們也到北美、南美和亞洲作了許多宣教工作。 </p><p><br /> 參 對預格納派的逼迫 </p><p>加爾文派信徒在法國稱爲預格納派(Huguenots),在1559年時約有四十萬信徒。預格納派後來取得相當的政治勢力,在1562年開始與天主教發生幾次內戰。之後王室策劃了1572年的聖巴多羅買日大屠殺,假意邀請預格納派的領導人物參加一位預格納派者波邦的亨利(Henry of Bourbon)和公主瑪格利特(Marguerite)的婚禮。在八月二十四日教堂鐘響之時,大屠殺開始,在巴黎有二千人,全國超過一萬人被殺。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鬥爭,終於1594年波邦的亨利成爲法國國王,是爲亨利四世。爲了得到在法國居多數的天主教徒的接受,他在即位之前宣佈自己是天主教徒。但他沒忘記他舊日的同道,在1598年頒佈南特上諭(Edict of Nantes),宣佈賦予預格納派公民權,並准許他們自由舉行崇拜。1610年亨利遇刺身亡,鬥爭再起。1629年後預格納派在法國的政治力量完全崩潰,信徒都逃到其他國家及新大陸避難。 </p><p><br /> 肆 德國的三十年戰爭 </p><p>德國自1555年奧斯堡和約之後有一段的和平時日,但到了1618年天主教與基督教之間的戰爭又起。經過三十年的惡戰,人口從一千五百萬人減到五百萬人,直到1648年簽訂了西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戰爭才結束。此和約的內容與奧斯堡和約相似,只是加上一點:在德國對更正教的容忍除了信義宗也包括加爾文派。各地的宗教也是看封侯的信仰而定。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三章_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4.B8.89.E7.AB.A0_.E8.8D.B7.E8.98.AD.E7.9A.84.E5.AE.97.E6.95.99.E6.94.B9.E9.9D.A9.E5.8F.8A.E4.BA.9E.E7.B1.B3.E5.BF.B5.E6.B4.BE"></span>第三十三章 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7"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三章 荷蘭的宗教改革及亞米念派"><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荷蘭的宗教改革 </p><p>路德舉起宗教改革的大旗之後,他的著作及英勇的榜樣在荷蘭已是家喻戶曉。許多人因此跟從了路德。但荷蘭的改教運動一時沒有一位領袖,有人是路德派,有的成了慈運理派,在基層則多有人成爲重浸派。 </p><p>當加爾文的思想在1550年後傳入荷蘭,立刻得到廣大的支持。以前荷蘭的學生是到威登堡去讀路德的大學,現在他們前往日內瓦就學。 </p><p>荷蘭教會在1561年擬定了一份信條,稱爲比利時信條(Belgic Confession),也叫荷蘭信條。荷蘭教會成爲以改革宗爲主的教會。 </p><p><br /> 貳 亞米念派與多特會議 </p><p>物極必反,加爾文派嚴峻的神學思想及生活風格在荷蘭漸漸引起了一種反動。這種反動注重宗教實踐的一面,對於信條界說的細微分解不感興趣,反抱持一種容讓的態度。其代表人物爲亞米念(Jacobus Arminius, 1560-1609)。當時加爾文派對於上帝的預定究竟應採墮落前論(Supra Lapsum)或墮落後論(Infra Lapsum)起了爭辯,人們因此請時任來登大學神學教授的亞氏提出看法,經他研究之後他反而對整個加爾文派無條件的預定教義不以爲然,主張人仍有自由。結果在荷蘭引起了劇烈的爭辯。 </p><p>就在這爭辯大爲激蕩時,亞米念過世了。但亞米念的主張不但沒有消失,反倒由其支持者將其主張編成系統,基本上他們視基督教主要爲道德改造的一種能力。1610年且由四十一位此派的思想家發表宣言,說明他們的信仰,稱爲抗辯宣言(Remonstrance)。 </p><p>此派反對絕對預定之說,認爲上帝是預知人將如何回應恩典。他們又反對基督單爲受揀選之信徒受死之理,認爲基督爲一切人受死,但只有信徒能得基督受死之益處。但亞米念派不同于伯拉糾派,因爲他們仍然否認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作出任何的善事,一切有賴上帝的恩典。他們又主張恩典是可拒絕的,而且人在接受恩典後仍有可能失落。 </p><p>此爭議後來成了政治問題,兩個政黨各擁一方。結果加爾文派的政黨在此鬥爭中佔了上方,支持亞米念派的首長奧登巴費(John van Oldenbarnevelt)在1618年七月的政變中遭推翻被捕入獄,與他一同被捕的還有著名的國際法學者格勞秀斯(Hugo Grotius)。 </p><p>1618十一月至1619年五月各省總督召集一個全國會議於多特(Dort),除了荷蘭代表外還包括了英國、瑞士等地的代表。會中判決亞米念派爲有罪,且通過了富加爾文派思想色彩的信條。多特會議可算達到了加爾文派製造信條之最高水準。多特會議後奧登巴費隨即被斬首,格勞秀斯則被判終身監禁,後在妻子的救援下,躲在一只書箱中成功越獄,逃至法國。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四章_英國教會仍然動蕩"><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5.9B.9B.E7.AB.A0_.E8.8B.B1.E5.9C.8B.E6.95.99.E6.9C.83.E4.BB.8D.E7.84.B6.E5.8B.95.E8.95.A9"></span>第三十四章 英國教會仍然動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8"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四章 英國教會仍然動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清教徒 </p><p>當血腥瑪莉之日,許多更正教徒逃到日內瓦歸附了加爾文。當伊利沙白登位後,他們帶著加爾文的觀念回到了英國。他們不能滿足於1563年的《三十九信條》,希望看到英國教會在教義、教會結構及道德上澈底的純淨,因此他們被稱爲「清教徒」(Puritans)。雖然清教徒反對英國教會的主教制及許多儀式、條文,但他們絕不脫離教會,以期從內部按加爾文日內瓦教會的模式來改革英國教會。 </p><p><br /> 貳 分離派 </p><p>另有一些加爾文派信徒則認爲留在內部改革英國教會只是浪費時間,他們決定脫離英國教會,因此被稱爲「分離派」(Separatists)。在教會制度方面他們強調每一群地方會衆(congregation)所組成的地方教會都是獨立自主的,沒有一個教會可以干涉另一個教會。因此,他們又稱爲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 </p><p><br /> 參 清教徒革命 </p><p>清教徒長期受壓迫。1640年清教徒取得國會優勢,將兩位反清教徒的人物定罪處死。國王查理一世(1625-49)極爲不悅,發動與國會的戰爭。戰爭初期,國王占上風,但國會軍隊中有一位農夫,名叫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658),有高度的才幹與勇氣。他組成的軍團,都有宗教信仰,不喝酒;不打仗時,常在一起讀經、禱告、唱詩。1649年國王戰敗,被送上斷頭臺。1649-53年間,英國實行共和政體,克倫威爾被任命爲英國的攝政,因此實際上是軍人專制。在他治下,各宗教團體都得到相當的自由。 </p><p><br /> 肆 韋斯敏斯特會議(Westminster Assembly) </p><p>在內戰進行中,國會決定改革教會,乃於1643年廢除主教制,並在韋斯敏斯特召開會議,制訂了韋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這是改教時期最後的一份偉大信條,是表明加爾文派又稱改革宗(Reformed)的教義。這文件在1648年正式爲國會接受,而且蘇格蘭全國大會也通過採納。 </p><p><br /> 伍 國王復辟 </p><p>克倫威爾去世後,英國人對清教徒主義所加與人的嚴肅生活方式漸感不耐,於是將王子請回,立爲查理二世(1660-85),史稱「1660復辟」(Restoration of 1660)。查理心向羅馬,對清教徒又加壓迫,其中本仁約翰入獄十二年,並在獄中寫成了偉大的著作:《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另有彌爾頓(John Milton)在瞎眼、孤單、貧苦中寫下了基督教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 </p><p><br /> 陸 威廉與瑪莉(William and Mary) </p><p>查理之子雅各二世(James II, 1685-88)立志恢復天主教,又想以專制王權代替君主立憲,英國人民向國王的女婿、荷蘭總督威廉(William of Orange)求救。1688年威廉率兵登陸,使雅各逃往法國,而革命成功。1689年威廉與妻瑪莉被立爲國王、女王,共同統治英國。威廉爲更正教保全了荷蘭、英國及美洲。 </p><p><br /> 柒 寬容法案 </p><p>1689年英國頒佈「寬容法案」(The Toleration Act),凡是接受以下各點的,都可以自由崇拜:(1)發誓效忠威廉和瑪莉,(2)拒絕教宗權柄、化質說、彌撒、向馬利亞及聖徒禱告,(3)接受「三十九信條」。這法案使得不同意英國國教者(dissenters)可以自由敬拜,包括長老會、公理會、浸會和貴格會等,約爲人口十分之一。但天主教及不信三位一體教義者不在寬容之列。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五章_理性主義"><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4.BA.94.E7.AB.A0_.E7.90.86.E6.80.A7.E4.B8.BB.E7.BE.A9"></span>第三十五章 理性主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39"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五章 理性主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理性主義興起的背景 </p><p>一 對宗教爭端的反感: </p><p>十六世紀的宗教家及政治家都相信絕對的真理是可得的,而為了堅持自己所肯定的真理,不惜訴諸戰爭。結果宗教戰爭如德國的三十年戰爭(1618-48)、英國的清教徒革命(1640-60)、法國天主教與預格納派的鬥爭等,使歐洲死了上千萬的人。進入十七世紀後,人們漸漸對宗教爭端反感,主張寬容,也對啟示性的真理起懷疑之心。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轉向自然與理性。 </p><p><br /> 二 科學的進步: </p><p>科學的發現使人認為與其在教義上作無謂的爭論不如運用理性來理解自然來的有成果。 近代幾位重要的科學家及其發現: </p><p><br /> (一)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 </p><p>A.發現:太陽中心說 </p><p>他發現亞理士多德和托勒密(第二世紀亞歷山太人)的地心說的理論不能解釋許多新的天文觀測結果,因此他提出太陽中心說。 </p><p><br /> B.著作: </p><p>《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Nuremberg:1543),1530年即完成,在死前才出版。 </p><p><br /> (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p><p>A.發現: </p><p>用望遠鏡研究天體運動以佐證哥白尼。並發現太陽黑子,證明天體並非完美無缺。 </p><p><br /> B.著作: </p><p>最主要並引起最大爭論的出版是《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宇宙論的對話》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Systems of the World: Ptolemaic and Copernican (Dialogue, 1632)。 </p><p><br /> C.結局: </p><p>在他好友教宗烏耳班八世手下被審判,在生命威脅下口頭自白錯誤,被教廷定為異端,遭終身軟禁。 </p><p>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表演說,承認當出審判伽利略時的神學顧問犯了錯誤。但他並未承認教會定伽利略是異端是錯了。 </p><p><br /> (三)牛頓(Issac Newton, 1642-1727): </p><p>A.發現: </p><p>以機械式的因果關係解釋萬物的運動。 </p><p><br /> (1)三大運動定律 </p><p>慣性定律、F(力)=M(質量)A(加速度)、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p><p><br /> (2)萬有引力定律 </p><p>引力與二物體的質量之乘積成正比,與二者之距離平方成反比。 </p><p><br /> B.著作: </p><p>《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 1687)。 </p><p><br /> 貳 理性與經驗哲學 </p><p>一 理性主義 </p><p>(一)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 </p><p>A.著作: </p><p>方法論(Discours de la méthode, 1637),默想錄(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1641),原理篇(Principia philosophiae, 1644)。 </p><p><br /> B.主張: </p><p>人可以懷疑一切,但當他正懷疑之時,他不能懷疑「他正在懷疑」這個事實。「我思故我在」。這一確知可作為哲學推理的基礎。 </p><p><br /> (二)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 1632-77): </p><p>主張:一元論及泛神論。 </p><p><br /> (三)來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tz, 1646-1716): </p><p>主張: </p><p>A.單子說:每一單子以不同清晰度反映整個宇宙。 </p><p>B.最好可能世界。 </p><p>C.人藉天賦觀念(innate ideas)之辨明而得知識。 </p><p><br /> 二 經驗主義者: </p><p>(一)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 </p><p>A.著作: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0)。 </p><p>B.主張: </p><p>(1)否定天賦觀念之說。 </p><p>(2)所有知識都源自於經驗。人的心靈起初只是一張白紙。 </p><p><br /> (二)柏克來(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唯心論 </p><p>Esse est percipi (存在就是被感知)。萬物是因人的感知而存在。若無人感知,萬物就不存在。上帝的感知使萬物恆常存在。 </p><p><br /> (三)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 :懷疑論者 </p><p>主張:他否認人可以知道萬物的真象,人所知覺的,不過是透過五官所得的「現象」(phenomena)。因果律不過是人的習慣性聯想。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六章_貴格會與敬虔主義"><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5.85.AD.E7.AB.A0_.E8.B2.B4.E6.A0.BC.E6.9C.83.E8.88.87.E6.95.AC.E8.99.94.E4.B8.BB.E7.BE.A9"></span>第三十六章 貴格會與敬虔主義</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40"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六章 貴格會與敬虔主義"><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貴格會的興起 </p><p>創始人為英國人喬治.佛克斯 (George Fox, 1624-91)。初為一鞋匠學徒。他渴慕神的事,對當時的教會及信徒生活感到不滿,他稱教堂為有尖塔的房子。他得屬靈的亮光後,就從1647年開始旅行佈道,傳講「內在之光」的福音,追求心靈與上帝的直接交通。他常於教會崇拜進行中,大聲喊出他的信念,而遭監禁多次,刑期曾長達三年之久。 </p><p>隨從福克斯者漸眾,自稱為「朋友」,以後他們正式的會名就是「朋友會」,中譯為「公誼會」。他們又稱貴格會,源於Quaker一字,可能是他們在聚會時,會因聖靈的感動戰抖,而人稱他們為Quakers. </p><p>他們聚會的地方非常簡單,裡面沒有講台、沒有樂器、也不唱詩。他們坐在一起,安靜地等候聖靈的感動。如果經過一段時間沒有聖靈的感動,他們就安靜地離開,但如果有一位弟兄或姐妹有感動,他就站起來分享他們的信息。 </p><p>貴格會除了創始人佛克斯之外,另一位在教會歷史中很重要的人物是賓威廉(William Penn,1644-1718)。他家世顯赫,父親是英國海軍上將,他也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他後來卻加入了貴格會,反對使用武力,後來也遭監禁。幸賴他有權勢的親友奔走,才得釋放。他心中懷有一「神聖的實驗」,就是到新大陸建立一宗教完全自由的殖民州。英國國王為償債,就將北美的一大塊土地賜姶了他。但他認為這塊地的所有權人是印地安人,所以他仍然自己出錢,向印地安人購買了這塊地,所以他和印地安人的相處和諧。這州後來就以他的姓命名為賓西法尼亞州。他果然在這州成功的實踐了宗教自由,是當時在北美除羅德島之外的自由區,而這州首都也命名為費城(Philadelphia),意為兄弟之愛。 </p><p><br /> 貳 敬虔派 </p><p>一 施賓那(Philipp Jakob Spener, 1635-1705) </p><p>施賓那是敬虔主義之父,德國人。年輕時,德國教會是在枯乾的正統主義的籠罩下。他讀了一本德國神秘主義派神學家亞仁特(Johann Arndt)的書,對他甚有啟發。1666年他在自己家中,聚集了一批不以作「宗教徒」為滿足的信徒,一起讀經、禱告,及討論上個主日施賓那的講道。這種後來被稱為「敬虔小組」(Collegia Pietatis)的目的在栽培信徒進入更深的靈命。因此這運動後來就稱為「敬虔派」。 </p><p>施賓那相信,基督教不是一套頭腦的知識,更是活的生命。他要求傳道人都當有個人的屬靈經歷;講道不可用教義式或爭論式,乃要造就信徒的靈命。他極力反對一些在路德派看來無關緊要的事如看戲、跳舞、打牌等。 </p><p><br /> 二 富朗開(August Francke) </p><p>富朗開是來比錫大學的一位年輕教授。他在1687年二十四歲時經歷了靈命的重生。施賓那把富朗開請到新近創立的哈勒(Halle)大學任教,富朗開立刻使得哈勒大學成為敬虔派的中心。 </p><p><br /> 三 親岑多夫與莫拉維兄弟會(1700-60) </p><p>親岑多夫生於奧地利一個貴族的家庭,六週大時父親就過世了,由外婆將他帶大。外婆能用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讀經,又對敬虔主義大力支持,常邀施賓那和富朗開到她家中來作客。這些都對小親岑多夫有著很大的影響。 </p><p>親岑多夫在哈勒大學受教。之後又修習法律,並在法院工作(1721-27)。 </p><p>一七二二年,他對一群受逼迫、快要被消滅的莫拉維兄弟會,又稱波希米亞兄弟會(Bohemian Brethren)的弟兄們深感同情。他把他們庇護在自己的伯爵領地裡(1722)。 </p><p>他們稱自己的農莊為「主佑村(herrnhut)」。一七二七年他放下了工作,回到自己的農莊,成為莫拉維兄弟會的領導者。 </p><p>親岑多夫的宣教有著很特別的開始。一七三一年他拜訪哥本哈根,遇到了一個西印度群島來的一個信主的奴隸,講到他的同胞們痛苦的遭遇。親岑多夫的心被深深觸動,決定要有所行動。他把這位弟兄帶回到主佑村向弟兄姐妹們提出了宣教的挑戰。結果得到了立即而熱烈的反應。第二年,他們就派出了兩位年輕弟兄去到西印度的奴隸中,與他們住在一起,傳福音給他們。這是第一個有組織的更正教的宣教工作,而且快速地擴展到非洲、美洲、俄國及世界其他地方。 </p><p>親岑多夫對於宗教情感的著重對於十九世紀的更正教神學有著很深的影響,特別是對士來馬赫。 </p><p><br /> 四 敬虔主義的缺點 </p><p>敬虔主義在反對僵化枯乾只重知識的正統主義之餘,卻又走到另一個注重禁慾、嚴格捨己的極端。另外他們低估教義,也給後來的自由神學及現代主義開了門。 </p><p><br />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七章_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4.B8.83.E7.AB.A0_.E5.8C.97.E7.BE.8E.E6.95.99.E6.9C.83.E7.9A.84.E7.99.BC.E5.B1.95.EF.BC.9A.E6.AE.96.E6.B0.91.E5.9C.B0.E6.99.82.E6.9C.9F"></span>第三十七章 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41"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七章 北美教會的發展:殖民地時期"><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南部殖民區的聖公會 </p><p>美國十三殖民區獨立之前,各殖民區漸次由歐洲移進許多殖民者。最早是在南部於1607年建立的維吉尼亞(Virginia),名稱是記念獨身的伊利莎白女王(the Virgin Queen)。殖民者多是傾向清教徒的英國國教徒。後來英王查爾斯一世(Charles I)恢復天主教,就在維吉尼亞北部劃出一塊地給天主教徒,就是馬利蘭(Maryland)。在南部的殖民區上流社會的教徒因漸漸富裕,成了貴族式的英國國教徒,而下階層的則成為貴格會及浸會信徒。貴格會及浸會中人有不少因遭逼迫而逃至馬利蘭,因為那兒還比較有宗教自由。 </p><p><br /> 貳 北部殖民區的公理會 </p><p>北部殖民各區統稱為新英格蘭,其中包含美國最東北方六個殖民區(Maine, New Hampshire, Vermont, Massachusetts, Rhode Island, Connecticut),是以分離派公理會的宗教理念而建立的。最早的是乘五月花號的一百零一位殖民者,由威廉‧布列得福(William Bradford)領導,從英國普利茅斯(Plymouth)出發,於1620年冬到了新大陸,為了紀念家鄉,他們把上岸處命名為普利茅斯。他們堅持會眾制的教會行政觀念,因而脫離了英國國教。 </p><p><br /> 參 羅傑‧威廉斯(Roger Williams, 1603?-83)與政教分離 </p><p>美國憲法中的宗教自由、政教分離原則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到如今已為大多數的國家所正式納入憲法之中。這原則的起頭,是由美國第一間浸會的牧師羅傑‧威廉斯在羅得島(Rhode Island) 所實施的。 </p><p>威廉斯在英國就是一位分離派者,在逼迫中他渡海於1631來到麻薩諸塞的波士頓。他漸漸反對殖民政府對教會的干預,又公開反對無償侵佔印地安人的土地,終於引致麻州總法院在1636下令將他遞解回英國。結果他逃到了羅得島所在的那拉岡塞灣區的荒野。好在他先前就學會些那拉岡塞印地安人的語言,受到他們的接待,才渡過了難關。 </p><p>之後有一些他先前的跟隨者前來與他會合,他們在1636年六月向印地安人買了現在羅得島州首府普諾維登斯(Providence,意為眷佑,以記念上帝在患難中對他的看顧)地區的土地,就在麻州的管轄之外建立了新的殖民區。他執政的原則是平等的民主,完全的宗教寬容與政教分離。他也於1639年在普諾維登斯建立了第一間的美國浸會,由他的友人先為他施全浸禮,然後由他為其他人施浸。他的宗教寬容政策在教會歷史中創了先例,在他之前或有短暫的宗教寬容,但他的殖民政府是第一個以宗教寬容為基本原則的。美國憲法中的宗教自由與政教分離的條文,也無疑受到威廉斯在羅得島之政策的啟發。 </p><p><br /> 肆 中部殖民區的多元宗派 </p><p>查理二世1660復辟後,就論功行賞給有功人員,將新大陸的土地賞給他們。這些殖民區稱為「復辟殖民區(Restoration Colonies)」,是位於馬利蘭與新英格蘭中間的地區,包括紐約(由荷蘭手中奪得)、新澤西、賓西法尼亞等地,另有在南部的南、北卡羅來納兩地。這些殖民區為了要吸引移民,就在宗教上採較寬容的政策,因此其居民有著許多不同的宗派背景,在種族上也不只是英格蘭人,還有蘇格蘭人、蘇格蘭-愛爾蘭人、荷蘭人及德國人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賓威廉在賓西法尼亞所建立的政教分離政府,此點前面已述及。 </p><p><br /> 伍  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 </p><p>大覺醒運動是指在十八世紀初在北美所發生的屬靈復興運動。美洲的大覺醒是和德國的敬虔主義及英國的福音復興運動性質相同的。 北美的大覺醒賦與了各宗派共有之形態,減少了彼此間的差異。 美國式的基督教於焉產生。 </p><p>復興開始是在紐澤西的荷蘭改革教會中發生。 </p><p>大覺醒的四位主要領袖: </p><p>弗瑞林浩生(Theodore Freylinghuysen, 1691-1747) 騰仁特(Gilbert Tennent, 1703-64) 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 1703-58) 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 1714-70) </p> <div class="mw-heading mw-heading4"><h4 id="第三十八章_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span id=".E7.AC.AC.E4.B8.89.E5.8D.81.E5.85.AB.E7.AB.A0_.E7.B4.84.E7.BF.B0.E8.A1.9B.E6.96.AF.E7.90.86.E8.88.87.E5.BE.AA.E9.81.93.E6.B4.BE"></span>第三十八章 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h4><span class="mw-editsection"><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a href="/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section=42" title="编辑章节:第三十八章 約翰衛斯理與循道派"><span>编辑</span></a><span class="mw-editsection-bracket">]</span></span></div> <p>壹 出身及教育 </p><p>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91)出生於一個英國國教牧師家庭,他的母親蘇珊娜(Susanna)的父親也是英國國教的牧師。蘇珊娜曾生了十九個小孩,其中八個夭折。約翰排行十一。蘇珊娜很重視孩子的屬靈與道德的教育。 </p><p>約翰六歲時,他們家裡曾遭人縱火。在寒冬中,大火快速的吞嚙了牧師館。當他父母親盡力救出了他們的小孩後,父親卻發現約翰還在樓上睡覺,沒有出來。但那時火已將樓梯燒燬,爬不上樓了,這時他父親只有跪下將孩子的靈魂交在上帝手裡。約翰這時已醒來,從一個櫃子爬到了窗子邊。有兩個鄰居疊羅漢,將他給救了出來。他後來形容他自己是「火裡抽出來的一根柴」。 </p><p>約翰在讀牛津大學時就很敬虔,他和一些同學包括他的弟弟查理(Charles)在學校組成了「聖潔小組」(holy club),每週好幾個晚上聚會、以原文讀經。因他們的生活及聚會有著嚴謹的方式,被同學們戲稱為methodist。後來這個戲稱竟成為衛理宗的正式名稱。 </p><p><br /> 貳 獻身服事與重生得救 </p><p>約翰後來立志服事主,成了聖公會的牧師。他決心到新大陸宣教。在去到新大陸的海路上卻遇到了大風浪,船幾乎要沉了。他面對死亡的威脅惶恐至極。他在驚嚇中卻看見一群人不畏風浪,平靜沉穩,令他羨慕不已。原來這是一群去新大陸宣教的莫拉維兄弟們。他們教導他關於重生得救,持有永生確據的真理。 </p><p>他到了新大陸開始工作,但是一切似乎都不太順利。他不但宣教沒有什麼成果,更因為和一位姐妹的關係沒弄好,被教會信徒排斥,灰頭土臉的回到英國。 </p><p>在倫敦如同在新大陸時,他都常與莫拉維兄弟們交往聚會,希望能像他們一樣有永生的確據。在一七三八年有一天晚上,他終於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溫暖湧自心底。他知道自己已重生了。 </p><p><br /> 參 佈道與建立組織 </p><p>約翰雖然從莫拉維兄弟們獲益良多,但他卻不能完全與他們那種著重在內在感受的傾向相合,於是與他們漸行漸遠。這時,他以前「聖潔小組」成員之一──懷特腓德,已經開展了佈道的工作,邀請他也加入佈道團。在一段合作之後,他們因為風格及神學立場的不同而分道揚鑣。懷特腓德主張在街頭戶外佈道,約翰卻認為應當要有秩序,要在室內講道;約翰衛斯理持亞米念派的立場,而懷特腓德卻是個加爾文派。後來約翰開始了自己的佈道工作,並且得到很好的成果。 </p><p>約翰的佈道工作在英國國教中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當局給他壓力,要求他按教區服事時,他回應說:「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約翰要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被他復興起來的群眾要如何餵養?原來的教會不但不能餵養他們,而且與約翰的教導是格格不入的;「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約翰於是成立了他自己的教牧組織。他把十二人編為一個班(class)。每班設立一個班長。班長之上再設一領導,分層牧養。每班固定聚會,如同今日的小組。這樣的組織使得約翰的服事成果得以不斷擴大並延續。懷特腓德的講道雖然可能比約翰衛斯理更有能力,但前者卻沒有建立組織。今日人們但見衛理宗教會,卻不見懷特腓德的成果。雖然功成應當弗居,但沒有組織的一人事工,其影響力自然是較有限的。 </p><p>約翰雖然建立了自己的牧養體系,但是他一直自認為是英國國教的傳道人,他也不希望他所帶領的信徒離開英國國教。他這樣的堅持一直持續到他離世之時。但是在他生前,他的組織早就與英國國教愈離愈遠。特別是在美國獨立之後,美國的循道派沒有辦法再找到英國教會按立的牧師,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按立了自己的牧師。這是違背了聖公會所強調的使徒統緒,在實質上已與聖公會徹底分家了。 </p><p><br /> 第三十九章 十九世紀 </p><p>第四十章 二十世紀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web.codfw.main‐757f7495fb‐55xrs Cached time: 20241104221804 Cache expiry: 25920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06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07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509 1 -total 100.00% 3.509 1 Template:BookCat 40.15% 1.409 1 Template:FULLBOOKNAME -->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books:pcache:idhash:4975-0!canonical!zh and timestamp 20241104221804 and revision id 178624.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diff-page --> </div><!--esi <esi:include src="/esitest-fa8a495983347898/content" /> --><noscript><img src="https://login.wikimedia.org/wiki/Special:CentralAutoLogin/start?type=1x1" alt="" width="1" height="1" style="border: none; position: absolute;"></noscript> <div class="printfooter" data-nosnippet="">检索自“<a dir="ltr" href="https://zh.wikibooks.org/w/index.php?title=基督教會歷史&amp;oldid=178624">https://zh.wikibooks.org/w/index.php?title=基督教會歷史&amp;oldid=178624</a>”</div></div> <div id="catlinks" class="catlinks" data-mw="interface"><div id="mw-normal-catlinks" class="mw-normal-catlinks"><a href="/wiki/Special:%E9%A1%B5%E9%9D%A2%E5%88%86%E7%B1%BB" title="Special:页面分类">分类</a>:​<ul><li><a href="/w/index.php?title=Category:%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action=edit&amp;redlink=1" class="new" title="Category:基督教會歷史(页面不存在)">基督教會歷史</a></li><li><a href="/wiki/Category:%E7%A5%9E%E5%AD%B8" title="Category:神學">神學</a></li></ul></div></div> </div> </main> </div> <div class="mw-footer-container"> <footer id="footer" class="mw-footer" > <ul id="footer-info"> <li id="footer-info-lastmod"> 此页面最后编辑于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11:25。</li> <li id="footer-info-copyright">本站的全部文字在<a rel="nofollow" class="external text" href="//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deed.zh">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協議</a>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a class="external text" href="https://foundation.wikimedia.org/wiki/Special:MyLanguage/Policy:Terms_of_Use">使用條款</a>)。<br /> Wikibooks®和維基教科書標誌是<a rel="nofollow" class="external text" href="https://wikimediafoundation.org">維基媒體基金會</a>的註冊商標;維基&#8482;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br />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a class="external text" href="https://donate.wikimedia.org/wiki/Special:MyLanguage/Tax_deductibility">免稅</a>、非營利的慈善機構。<br /></li> </ul> <ul id="footer-places"> <li id="footer-places-privacy"><a href="https://foundation.wikimedia.org/wiki/Special:MyLanguage/Policy:Privacy_policy">隐私政策</a></li> <li id="footer-places-about"><a href="/wiki/Wikibooks:%E5%85%B3%E4%BA%8E">关于维基教科书</a></li> <li id="footer-places-disclaimers"><a href="/wiki/Wikibooks:%E5%85%8D%E8%B4%A3%E5%A3%B0%E6%98%8E">免责声明</a></li> <li id="footer-places-wm-codeofconduct"><a href="https://foundation.wikimedia.org/wiki/Special:MyLanguage/Policy:Universal_Code_of_Conduct">行为准则</a></li> <li id="footer-places-developers"><a href="https://developer.wikimedia.org">开发者</a></li> <li id="footer-places-statslink"><a href="https://stats.wikimedia.org/#/zh.wikibooks.org">统计</a></li> <li id="footer-places-cookiestatement"><a href="https://foundation.wikimedia.org/wiki/Special:MyLanguage/Policy:Cookie_statement">Cookie声明</a></li> <li id="footer-places-mobileview"><a href="//zh.m.wikibooks.org/w/index.php?title=%E5%9F%BA%E7%9D%A3%E6%95%99%E6%9C%83%E6%AD%B7%E5%8F%B2&amp;mobileaction=toggle_view_mobile" class="noprint stopMobileRedirectToggle">手机版视图</a></li> </ul> <ul id="footer-icons" class="noprint"> <li id="footer-copyrightico"><a href="https://wikimediafoundation.org/"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size-large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img src="/static/images/footer/wikimedia-button.svg" width="84" height="29" alt="Wikimedia Foundation" loading="lazy"></a></li> <li id="footer-poweredbyico"><a href="https://www.mediawiki.org/" class="cdx-button cdx-button--fake-button cdx-button--size-large cdx-button--fake-button--enabled"><img src="/w/resources/assets/poweredby_mediawiki.svg" alt="Powered by MediaWiki" width="88" height="31" loading="lazy"></a></li> </ul> </footer> </div> </div> </div> <div class="vector-settings" id="p-dock-bottom"> <ul></ul> </div><script>(RLQ=window.RLQ||[]).push(function(){mw.config.set({"wgHostname":"mw-web.codfw.main-f69cdc8f6-znn46","wgBackendResponseTime":349,"wgPageParseReport":{"limitreport":{"cputime":"0.066","walltime":"0.072","ppvisitednodes":{"value":155,"limit":1000000},"postexpandincludesize":{"value":175,"limit":2097152},"templateargumentsize":{"value":0,"limit":2097152},"expansiondepth":{"value":7,"limit":100},"expensivefunctioncount":{"value":0,"limit":500},"unstrip-depth":{"value":0,"limit":20},"unstrip-size":{"value":0,"limit":5000000},"entityaccesscount":{"value":0,"limit":400},"timingprofile":["100.00% 3.509 1 -total","100.00% 3.509 1 Template:BookCat"," 40.15% 1.409 1 Template:FULLBOOKNAME"]},"cachereport":{"origin":"mw-web.codfw.main-757f7495fb-55xrs","timestamp":"20241104221804","ttl":2592000,"transientcontent":false}}});});</script> </body> </html>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